前两天在别人家公众号,看到了特仑苏世界动物日出的一则长文案,底部一排排留言炸了,都说这个文案写得真是666~,确实写得很好。 下面就是那篇广告文案: ——地球上没有没人比她过得好 像她这种身份 根,本,不,需,要,上,班。 别人为她工作, 还是穿制服的那种。 那她整体干什么? 躺着。 怎,么,舒,服,怎,么,来。 每天躺12小时以上, 可以说是宅女,骨灰级。 或者发呆,听音乐, 从勃拉姆斯到燃烧我的卡路里。 为,她,采,购,食,材,的,航,班, 每个月从美国西海岸准点起飞, 迎着太平洋的风 颠簸几千公里, 远胜杨贵妃的荔枝。 除了躺就是吃, 身体不会被掏空吗? 她,的,私,家,医,生,不,止,一,个。 更让人嫉妒的是: 她胸围惊人, 不戴美瞳眼睛也显得很大。 毕,加,索,画,过,她,不,止,一,次, 因为她慵懒迷人的气质, 不次于《亚威农少女》。 她和黑白两道都有关系。 条,件,优,越,到,这,种,地,步, 自我很难不膨胀。 不顾服侍她的人的感受, 偶尔刷小脾气也是有的, 每当这时, 她会娇滴滴的发出一声: 哞...... 写得好吧,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样的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以及我们普通文案人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案来吗?试着来拆解下。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世界上的好文案都是相似的,掌握对的方法,我们也可以。 我想问,看到这篇文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脑海中也同时想到了那篇《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 再来复习下这篇经典文案: 三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一颗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间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 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及平方公里的沙砾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原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了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分;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的等到糖分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 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 再走十年而已。 还记得当时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篇文案,是半夜,大气不敢出,深深的被这些文字吸住了。 后来得知,作者余静也多少参考了他们的全球创意总监尼尔·法兰奇的马爹利的那套东西。至少,我确实看到了一些影子。这些文案通篇都在讲一个事实,但是这些事实听起来是那么动听呀! 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手法做产品的细节性陈述。 学习并掌握这个方法,你也能写出这种好文案。 高大上的案例看完了,接下来,我们看点平易近人的。在我参加的美食计划群,苏北老师有一天的课程分享:学会让食品说话。我觉得恰好与今天的观点不谋自合,让食品说话,通俗来说,也就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拟人手法。 比如一个玉米,你可以这样写: 我是一只玉米 我长在黑龙江 我妈妈说只生一个好 我爸爸说不能打农药 我在他们精心呵护下 长成了现在这样颗粒饱满,、香糯软甜的模样 但是我马上就要嫁人了 他们想要的女婿 是你的胃 你看你想娶我回家吗? 当然,与上面两篇比有一大段距离,细节性的陈述不够。我觉得应该是对产品的了解不够透彻,以及对文字的提炼和打磨还欠缺火候,但是至少方法对了。 掌握对的方法能事半功倍,别人花十年到的地方,也许你只要五六年,我们都在这条路上前进着,但你...可以更快! 案例不怕多,最后还来一个让你脸红心跳加叹息的大师级作品,作为结尾: 金牌马爹利 左边这里是颗完美的葡萄。要4000颗一模一样的这种葡萄才能制成一瓶金牌马爹利。 换个说法:法国每年采收的上百亿颗葡萄中,只有极小一部分才能用来制造干邑;然而其中又只有1颗才能用来酿造马爹利。 (你大概开始能够欣赏某种对质量近乎着魔的关切了吧!) 那么,想一想下面的事:在一次大战将近时节,在欧洲,在大部分本行文字的读者还没出生,电视还没发明以前,在新加坡成为国家前25年,我们采摘葡萄酿制成酒,蒸馏这酒成干邑,这干邑在木桶中静静躺卧,三代酿酒世家的酒窖主人小心守护,直到,今年,这原初的葡萄才成为唯有非常幸运者才能享受到的金牌马爹利。 不难理解,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完美的代价昂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