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入历来都是很多上市公司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3年上市公司广告费用支出超10亿元的就有8家,而2012年这个数据仅为3家。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广告费用属于上市公司年报自愿性披露内容,不在强制披露之列,很多平时的广告大户特别是银行并未单独披露广告费投入,因此不在统计之列。 然而,如此巨额的广告投资是否真的能够换得其应有的回报呢? 统计数据显示,联通2013年广告支出53.6亿元,这比2012年的48.6亿元增长了10%。 据联通年报,公司2013年的品牌策略是公司持续扩大“沃”品牌的影响力,聚焦3G网速快、覆盖广、终端多、应用丰富、国际漫游广,以及智慧城市、光纤网络等差异化优势, 整合优质媒介资源、自有资源及产业链资源,传递“更快、更好”的品牌理念。同时,年底公司启动“上网更快、覆盖更广、体验更好,选4G,就选沃”主题宣传,进一步提升沃品牌及企业品牌价值。 然而,与联通最终的净利润相比,大手笔的广告支出,似乎投入产出率并不理想。 2013年联通净利润为34亿元,广告费甚至比净利润高了20亿元。每1元的广告投入,仅为联通带来0.63元的净利润。 高额广告费撑起产品销量,也稀释了上市公司利润。业内人士指出,广告过度投放不一定都能达到理想效果,而仅靠高额营销费用很难长期支撑企业与品牌的发展。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利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广告费只是其中一项。用广告费与营业收入相比较更加合适。 联通2013年营业收入为3037亿元,也即,每1元的广告投入,为联通带来56元的收入。 而加多宝则是在2012年砸下6000万元独家冠名了《中国好声音》。当时以6000万巨资冠名一个前途未知的节目,是加多宝的一场“豪赌”。在与广药集团冗长的争夺战中,加多宝通过这样一档原版引进的听觉栏目,迅速实现了品牌的完美转身。2013年,加多宝更是以2亿元拿下《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冠名权,比第一季翻了三番。 饮料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在30%以上,能够保持30%的毛利率,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因此,饮料业也成为广告业最喜爱的客户之一。据CTR市场研究的数据,饮料行业2012年在传统媒介投放广告占比11.5%,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前三。具体来说,电视仍然是饮料最重要的广告战场,90%以上的投放都被投向了各个电视频道。今年饮料公司在地铁等户外渠道的广告投放增长最快,约24%。 所以,成功实现让消费者买单的是广告投入的赢家。因为,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短时间内的确能够产生一定的“广告效应”,但在短时间轰炸出的“名牌效应”,未必能给企业创造出强势品牌。 相比之下,三精制药的广告投入则没有那么成功。 三精制药“蓝瓶钙”的广告早就家喻户晓,这一广告曾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然而,时过境迁,广告产生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三精制药差点走进亏损的泥潭。 数据显示,去年,三精制药支出的广告费为4.31亿元,而去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46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2527万元。 2004年,面对补钙市场的激烈竞争,三精制药启动“蓝瓶差异化营销策略”,利用专利包装“蓝色玻璃瓶”建立消费者识别符号,使得“蓝瓶的钙”深入人心。在此期间,公司也投入了巨额的销售费用,其中,广告费用支出占了大头。 据可查到的数据,2010年,三精制药的销售费用为8.44亿元,当年的广告费用支出为4.6亿元;2011年三精制药的销售费用为9.97亿元,当年的广告费用为5.09亿元;2012年三精制药的销售费用为12亿元,而当时的广告费用为5.05亿元。 此外,会议营销也是三精制药的一大特色。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公司的会务费从6849万元升至1.68亿元。 与之形成对应的是,三精制药2010年至201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33亿元,3.98亿元,3.63亿元。 巨额的广告支出虽然换来了公司可观的业绩,但细细看来,公司2012年的业绩开始有所下滑。此外,翻开公司的三张表,三精制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公司的存货从2010年的5.06亿元一直涨至2012年的6.38亿元,其中2011年高达7.68亿元。此外,三精制药的应收账款从2010年的2.48亿元升至2012年的4.78亿元。这意味着2012年公司的净利润已经都是账面利润。 但据Wind数据介绍,公司2010年至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1850万元、2927万元、2856万元,而2013年该值为2716万元,有所下滑。此外,据记者统计,2013年,上市药企的平均研发费用为6836万元,而三精制药的研发投入远远低于这个水平。 有投资者担心,目前药品广告一直备受争议,传言有可能逐渐被取缔。在这样的趋势下,哈药旗下三精制药这种利用广告催生业绩的模式能否继续。公司不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未来走向何方还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