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刚穿着花哨的衣服。 张绍刚怼起了两个嘉宾。 张绍刚调侃起黄国伦的鸟巢演唱会。
然而,这不是《吐槽大会》。 甚至可能与之相去甚远。 这是山东卫视科学魔幻竞猜秀——《奇迹时刻》。
最近这档科学节目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广泛热议,多次登上微博热门话题。不过它靠的不只是美丽的“科技雪”,还有严谨的科学求真精神。 张绍刚的怒怼,其实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通俗说来,魔术是魔术师利用道具和训练掌握的一门戏法,科学是科学家搞发明和发现原理的学问。山东卫视《奇迹时刻》却找到了他们的共性——“反直觉”,科学与魔术结合,打造成了一档节目。
以“较真”的严谨态度,表达节目的科学理念
《奇迹时刻》每期节目呈现三场融科学原理和魔术手法于一体的魔术秀,让参赛选手进行三轮“是科学还是魔术”的问答竞猜。第二期节目中的“读心术”表演遭到了“助梦大使”张绍刚的现场质疑,引发了一轮魔术与科学界限的争论。
从多数人惯常的思维来看,魔术师木春猜中骰子点数看起来更像是事先有过沟通的魔术手法,但节目组将这一行为定为科学。张绍刚在节目中便提出质疑,不应该用“猜中”的结论反推观察微表情的科学性。
国际微表情分析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纪宇则从微表情心理学角度对“读心术”魔术进行了剖析,并解释道:“科学和魔术,如果说在没有猜测之前,就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或者道具手段,知道答案,就是魔术;如果事前不知道,而要借助于微表情的理论、技术去猜测,那么就有了科学的元素。”
在《奇迹时刻》的舞台上,不论表演项目是什么,娱乐性表达的诉求是什么,在涉及科学层面的内容输出时,节目从嘉宾到观众到科学博士的态度始终严谨、慎重。
而且,明星助梦大使和素人参赛选手事先都没有被告知题目,在现场他们只能运用平时的科学积累和生活阅历来应对不同的问题,这也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也正是基于真实表达的基础才会有嘉宾的现场质疑。
无独有偶,第三期节目中的“鲁珀特之泪”实验再次遭到了质疑。在验证实验两次失败之后,助梦大使韩雪严肃表示,“如果只是把一个玻璃坠的细尾巴捏碎,这还叫什么科学呢?”科学博士段超解释,鲁珀特之泪的实验有时候会因为烧制不成功等原因失败,并在再次实验成功之后阐述了其科学原理。
以往大多数科学节目会因为大众娱乐潮流和商业化的诉求,将“科学”概念的打造让步于节目的娱乐性,但在科学类综艺的垂直领域,科学不应该沦为娱乐的配角,真正以科学性为核心的节目也不见得没有市场。
作为一档科学类综艺,在助梦大使的严谨态度下,我们看到了节目在细节方面灌注的科学态度,而他们的一番争论也佐证了科学是经得起质疑的,可以允许失误,不断实验是为了提高正确率,反之魔术则不可以。这也在节目原先关于“魔术是戏法,科学是方法”的论调上延展了两者的区别。 创新表达释放节目魅力,推动科学综艺2.0升级 对于科学节目而言,从某种角度说,科学家认同、电视人满意和观众爱看这三个维度很难达成一致,甚至是相互排斥的。但科技发展是目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科普工作要进入大众领域,电视传播是不可或缺的路径。
《奇迹时刻》为这类综艺提供了一个全新解题的角度和方向。在跨界盛行的综艺行业,嫁接多元素题材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办法。节目将科学与魔术无缝衔接,用37场魔术大秀增强科学综艺的荧屏表现力,以答题的形式来引导大众深挖科学原理,并通过助力素人的科学梦来倡导追求科学的精神。可以说,在与众不同的形式安排与内容呈现的原创模式打造下,深耕科学类垂直细分内容,《奇迹时刻》正将科学类综艺向2.0模式推进。
首先,魔术表演的运用不仅能吸引广泛的受众关注,而且在舞台上,科学与魔术的对比更能激发大众求知欲,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科学“高冷”“艰深”的调性,反而突出了科学的“趣味性”,甚至“生活化”,更能实现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且,竞猜模式的趣味性和观众参与性也调动了观众的收视欲望。
《奇迹时刻》在模式研发环节,着力打造了契合大众视听习惯的娱乐元素,可贵的是,节目没有将科学元素“冷落”,反而在科学元素具象化地呈现上下足了功夫,糅合在魔术表演中展示,通过讨论竞猜、实验论证来具体展现,做到了兼顾娱乐性与科学性,而节目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其次,助梦大使的明星效应让节目更有传播力。高晓攀上台重温童年淘气事,大胆表演烧气球,刘维在解密实验中做起了测温助手等都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另外,节目通过星素结合、设立“助梦基金”、“千乘一号”卫星刻字留念等设置将“素人”和“科学”放在了聚光灯下,传递了公益、科学和文化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还有,《奇迹时刻》为观众打开了新的科学观,科学与魔术的对比只是一部分,而关于心理学是科学的讨论则拓宽了大众的科学认知。以往,很普遍的观点认为大部分心理研究或学说,是概念化的、主观的并且是开放理解的,让这个学科更倾向于人文学科。
但在行为主义运动后,心理学开始走向数据事实的研究与测量而非以前主观的归纳。在心理学的不同分支中,如神经科学更倾向于通过唯物的方式研究心理,从神经,化学分子等方面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与疾病,便是显而易见的“硬科学”,而分析心理学则容易被归为“软科学”。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模式与内容上的创新和实践都实现了科学综艺的升级。
目前,山东卫视《奇迹时刻》的37场魔术大秀,只上演了四分之一就激起了不少热议。
不过传播学专家、北大教授张颐武显然从纷纷扰扰的热搜,和真真假假的竞猜中,看出了门道,道破了本质。
他在微博上“自来水”地点评道:“竞猜魔术有意思,普及科学有意义,这才是节目真正的气质内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