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原创力大幅提升,有力抵御了以境外节目模式为载体的西方文化的侵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迸发活力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这是我们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的重要原则。成绩的取得,还在于我们结合广播电视工作实际,提出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方向,这也是今后广电节目创作必须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怎样理解“小大正”呢?
“小成本”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节俭办节目的原则,绝不去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我们要继续遏制明星片酬过高的倾向,要让辛勤奋斗的普通百姓和为国效力的各界优秀人物成为节目中的真正主角和明星。
“大情怀”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为节目注入深沉大气的家国情怀,而不是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
“正能量”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怀激情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让温暖、感动、阳光、正气充盈我们整个社会和精神世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总体来看,一是排名靠前的上星综合频道/频率创新创优实力强,而排名居后的频道/频率创新创优实力较弱,整体创新创优实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产原创节目已经得到国内受众的认可,但是真正能够走向海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节目还较少。
三是媒体融合还不够深入。在创意、编播、制作、宣推等环节,真正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体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体现融合思维、开展融合实践的节目较少。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可以说,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开新局、谱新篇,是时代呼唤,是职责使命,也是广播电视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坚决打好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攻坚战。要在继续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自主创新方向,在继承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基础上,聚焦节目创作生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度开掘,努力实现流程再造和品质升级。具体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以时代精神和时代故事 展现内容新风貌 今天的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踏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发出号召,要求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13 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有大格局、大胸怀,与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同步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相融汇,在方寸荧屏上容纳广阔天地、包罗万千气象,在层层电波中传递时代律动、唱响主流强音,才能打造出无愧于当代中国史诗般实践的精品力作。要把“奋斗的人民”和“人民的奋斗”作为新时代节目创新创优的重要主题,讲好普通人的奋斗故事,通过对每一个奋斗者个性和神采的展示,塑造新时代奋斗者群像,传递出“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等价值观念,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广播电视节目注入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二、以文化阐发和模式研发 开创形式新生面 恩格斯曾经就戏剧创作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要尽可能地实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节目形态的研发和打磨,使时代精神和时代故事得到最充分的表达、最精彩的呈现。其中,文化是节目形态创新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过去几年里,各广播电视机构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推出了数十档文化类节目,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华文化的节目自主创新之路。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要在这一基础上再接再厉,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以强烈的使命意识,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努力把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节目形态、组织结构、制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更多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推动节目制作从凭感觉、靠经验向现代化、标准化跃升,切实提高节目品质控制和管理能力,真正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三、以交流互鉴和资源互通 激发机制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把它写入党章,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中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迈出更大前进步伐。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坚持自主创新,不是要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我们鼓励交流互鉴,也不是要门户大开、全盘引进。总局加强引进节目模式管理的政策方向没有改变。在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坚持节目模式版权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境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集众思、汇众智,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新局面。“独行快、众行远”。国内各制作播出机构也要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优质节目资源共享,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行动,比如上海文广集团聚焦自主创新的“iFORMATS中国节目模式库”。总之,要充分发挥我国作为广播电视大国的独特优势,互通有无,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实力的整体提高,促进不同地域广播电视机构创新创优工作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以实时联动和要素联结 构建融合新格局
推动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的重点发展任务,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大势,紧跟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融合产品、融合形态、融合手段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始终走在媒体融合潮流前列。比如,正在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人》节目,把握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等特点,在台网联播等传统方式基础上创新升级,把二维码嵌入直播节目的屏幕上,观众可以实时扫码在新媒体用户端收看与电视屏幕播放内容相关联的人物故事,既突破了电视舞台的时空限制,拓展了节目容量;更深化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在实时参与、实时分享中有效提高了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敢用、善用新媒体,把新媒体打造成节目创新创优的新增长极,注意提炼节目价值观念和内容的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媒体平台、不同受众群体推出分众化、对象化的内容产品,丰富受众体验,增强节目黏性,为节目创作和传播开辟大有可为的新空间。
五、以整体策划和精准分发 打造宣推新高度
现代化节目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宣传推广等各领域各环节的联动,哪个方面存在短板,都会影响整体效果。从以往的节目生产来看,大家普遍更加重视创意和制作,投入了大量资源和人力,宣传推广往往是作为附属,少有专门的策划和安排,形式和手段也都比较传统。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仍然要把节目的创意和研发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以内容的高品质打造节目的立身之本、制胜之道。同时,也要树立品牌运营意识,提高节目宣传推广能力和水平,嵌入节目生产整体流程,与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同谋划、共推进。这里强调一点,新媒体的宣推有其独特规律,绝不是传统媒体的照抄照搬。2017 年,总局组织几家机构开展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宣传策划比武会,大家普遍表示受到很大震撼,对新媒体在节目品质评级、口碑传播、受众培育方面的力量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化,文化产品的制作方式、传受模式等也在发生革命性甚至颠覆性变化。我们要高度重视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类社交平台带来的社群化新趋势,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营销手段,精准打造、精准推送适用于各类型媒体、平台和对象的宣推产品,以高品质宣推最大程度地释放高品质内容的优势效应。 (作者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 (全文详见《中国广播》2018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