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夏康健
来源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
近日,由南风窗传媒智库举办的“深度报道与媒体舆论引导力”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多名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等新闻单位的业界人士。
在这场研讨会中,专家、学者提出了哪些观点?煮酒话媒带您一探究竟。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生存的重要法宝,也是媒体融合转型的标配之一。新媒体时代,10%的人生产优质内容给90%的人看的规律并没有被改变,专业生产、优质内容的价值仍然存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昕谈道。
深度报道,是指系统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揭示其本质和意义,甚至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报道方式。相较于普通报道,深度报道更侧重回答新闻要素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主要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报道类型。
我们现在所讲的深度报道,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多家中央级媒体着眼于社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引起轰动的深度报道,见证了时代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
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深度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式微。一方面,多家报纸先后缩减深度报道内容;另一方面,一些深度报道也先后出现了缺乏核心信源、“事实不够用”的现象。
“在江歌案里,真正去报道日本法律体系、案件审查和现场情况等事实的媒体少之又少。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网络媒体全是讨论‘保姆该不该杀’,只有少数专业媒体讨论小区里的消防设施是否摆放到位,消防机构是否能及时赶到现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谈道。
新京报评论部主编于德清也认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还是事实稀缺的问题。在自媒体时代,很多流量大号是评论号。舆论场基本停留在‘全民互撕’的状态。”
可以看出,为读者提供事实,增强读者判断力,是深度报道价值所在。但深度报道的价值不止于提供事实。
罗昕认为,深度报道的价值体现需要置于当前舆论生态中来加以理解。当前舆论生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情境,一是传播主体上的话语权竞争;二是传播内容上的“红灰黑”较量;三是传播心态上的情绪化传染;四是传播渠道上的社会化动员。基于当前舆论生态的四个情境,深度报道在价值体现上应扮演好四种角色,即话语引领者、内容建设者、心态调控者、社群组织者。
深度报道创新之路何在?
有意思的是,在传统媒体深度报道式微的同时,一些自媒体开始尝试深度报道。今年年初,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火速传播开来。
“整个故事像跌宕起伏的影视剧,一开始就有强烈悲情和自嘲情绪在里面。它点燃了一个热点。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大量的医疗机构开始抓住这个机会普及流感知识,促进了一场知识传播。”张志安这样评价。
张志安还认为,自媒体的叙述手法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传统媒体使用第三人称,自媒体则使用第一人称,因而自媒体的叙述手法具有很强烈的带入感。同时,他提出:“如果借鉴自媒体的叙述方式,传统媒体应当如何做?要不要改变叙事视角?还是改变事实真实的标准?亦或是改变叙事方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窦丰昌认为,面对自媒体叙述潮流,专业媒体仍应坚守底线。但他承认,新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某些写作方式,的确拉大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他建议,专业媒体可以尝试在表现手法上从平铺型报道转向唯美型报道。
深度报道能否发展为全媒体报道,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窦丰昌建议,媒体可以强化视频生产能力,尝试从文图型报道转向全媒体报道。
据于德清介绍,新京报正在尝试视频与文字的融合报道。去年,新京报在融合报道中尝到了甜头。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京报》调查组2017年刊发调查报道56篇,同步配发调查视频66条,总点击量超过2亿。
当然,无论是叙事方法的改变,还是全媒体报道的尝试,各媒体仍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