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协 受到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的冲击,更因传播视频化、视频碎片化、碎片移动化的传播迁移,适应于固定场景尤其是客厅文化分享的传统电视媒体已经出现式微。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们发现,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在移动优先、人需优先的社交传播语境下强势回归。 此次疫情,要求公众减少流动、取消聚集、“宅”在住地。 这样的要求,让家庭场景收看的电视媒体恰逢其时。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统计,1月25日至2月29日,全国有线电视和IPTV较去年12月份日均收看用户数上涨23.8%,收视总时长上涨40.1%,电视机前每日户均观看时长近7小时。而据笔者所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户媒介信息接触、认知与传播行为研究”调研中,微信和电视成为用户接触信息的两个主要的渠道,微信达到90.8%,电视占到78%。电视媒体在此次疫情下逆势上扬,除了物理环境的固定,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点: 01 特殊时期,公众对信息的刚性需求 电视媒体对疫情的现场及时呈现、信息的权威发布、问题的追责以及群众关切的回应,都使其成为用户最依赖的信息渠道之一。比如1月20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现场连线采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对新冠病毒肺炎情况进行解答,并证实了“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新闻1+1》从1月20日起持续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专访一线专家和医护人员,对公众关心的疫情防控、疫苗动态、医院床位等问题进行及时回答;总台新闻频道《战“疫”情·第一线》播出疫区一线报道,节目曝光“黄冈疾控负责人一问三不知”,报道一经播出引起强烈舆论反响,当晚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继红被免职。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卫视6档新闻直播节目和1档访谈特别节目也几乎全天候、全时段对疫情进行播报,成为本地居民的重要信息来源;北京卫视节目《养生堂》与《我是大医生》《生命缘》也共同为防疫宣传搭建起了健康矩阵。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统计, 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收视飙升,总收视率增长幅度达68.9%。同时,全国地方卫视频道晚间新闻收视率也全面大幅增长,12省份收视率涨幅超50%,其中,湖北卫视晚间新闻在此期间收视率整体提升531%,收看用户的数据提升906%。 尤其是在流言满天飞的社交舆论场中,电视媒体守正清源、凝聚共识、澄清谬误的功能凸显。在笔者的调研中,从媒介信任度来看, 在电视、移动新媒体、报纸、广播等媒体排序中,电视端发布的信息可信度排在第一位。 02 特殊时期,公众的情绪调适和情感抚慰 电视媒体作为陪伴式娱乐载体,起到了很好的精神陪伴和心理抚慰。 疫情期间,从电视节目的点播类型看,电视剧和少儿节目两个品类占据最大比例。而早在疫情前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即协调相关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对湖北、武汉等本地电视媒体捐赠优秀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少儿节目播出版权,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特殊时期用户的需求,也足以见得动态陪伴成为疫情期间用户使用电视媒体的主要诉求,起到了对用户情感陪伴和情绪抚慰的社会作用。 特别需要看到的是,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全国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率均明显上升,其中15岁至34岁年轻观众的收视率增幅高达89%,成为疫情之下主动回归传统电视大屏的中坚力量。 年轻用户一直以来是移动端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特殊时期改变了惯常的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 03 特殊时期,创新“云录制”视听新模式 受疫情影响,线下娱乐产业受到冲击,一方面是电影院线撤档,票房损失惨重;另一方面线下演出取消,市场受损。 用户的娱乐也变成在家中,电视媒体敏锐灵活反应,创新视听新模式,开启了“云录制”时代。如湖南卫视的《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3》等综艺节目采用“云录制”,嘉宾在各地“云竞演”“云配音”,观众变身为“网民”进行“云评分”。 还有更多卫视采用“视频连线+云录制”的形式,实现小屏和大屏的联动,短视频和长视频的融合,也体现了媒体融合战略下,信息呈现不再只是从传统平台向新媒体平台的简单平移, 而出现了更多具有顶层设计、立体化、连接化的产品,新媒体生产的内在潜力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传统电视媒体迎来新的融合转型机会。 由此,我们看到,尽管在移动社交平台的语境下,电视媒体权威、结论式的信息发布,过程式的呈现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我们把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能力转化为内容生产力,发挥社会守望、引导舆论、澄清流言、凝聚共识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地方媒体尤其要发挥媒体的接近性优势,深耕本土化,因地制“疫”为本地用户服务,把电视媒体的独占性优势发挥出来。 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特殊时期,电视媒体收视的回归并不意味着传统电视黄金时代的回归,尤其是传统路径依赖的回归。但它的确给了我们进一步的思索,媒介的迭代势不可挡,作为渠道和终端的电视媒体终将迁移和进化,大屏、中屏、小屏多元共生,移动、客厅多场景共存,电视媒体需要在差异中发展。 新、旧本就是相对应的概念,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方有所大为。只有这样,新媒体时代才能成为电视媒体的新时代。 凡经录用均视为同意公众号原创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