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华人在阅读海外版刊出的海外读者调查表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经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之后,会对这个地方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在之后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个地方多些关注。 一定程度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匈牙利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去年,因工作需要,我前往海外版在布达佩斯的合作伙伴《欧亚新闻报》社工作了两个月。初到这个“人人都是老板”的华人圈子,见人说的第一句话通常都是:“你好,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对方的反应很难用一句话说清。作为中共的机关报,作为中国在海外发行的唯一一份中文报纸,海外版的权威自然不容置疑。所以不难理解,在对方眼中,作为记者的我背后靠着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的反应自然包括了对这一身份的认可。 不过,还有些其他东西。他们的笑容中往往还会带有一丝“你们的报纸与我无关”的意味。在当地很多人的心目中,海外版作为人民日报的一部分,必定处处都有党报的烙印。不管有没有仔细关注过,他们认为海外版的文章必然是文件式的,是无法让他们提起兴趣阅读的。于是,我的自我介绍带来的就是这种含义复杂的笑容。 正是在这样的笑容中,我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此次在匈牙利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采写《欧亚新闻报》的社长和总编策划的“华人故事系列”。故事的主角是在匈牙利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华人。 匈牙利的华人大都集中在首都布达佩斯。在这个人口为100万左右的城市里生活着约2万华人。事实上,这里的华人彼此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联系。要么是同乡会,要么是生意往来,要么是各种组织的活动,他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紧密的圈子。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华人故事系列的主角们正是生活在这个圈子中的人们。大家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样貌,知道他们的职业,却不清楚他们背后的故事。自己身边人的故事,这一系列从选题而言就已经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份。对于别国人而言,黄皮肤黑眼睛的你就会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代表,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刻上中国人的印记。而对于布达佩斯的华人而言,海外版记者的文章就是海外版的最直接代言。对于我而言,这份责任感沉甸甸的。 在与《欧亚新闻报》的社长和总编的不断沟通中,在对这个华人圈子的不断熟悉过程中,“华人故事系列”推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片段,逐渐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一系列成功了。作为作者,我得到的最高评价则是:“海外版的记者水平真不错。” 对于布达佩斯的华人而言,从此以后,提起海外版,他们会想到一个有名字、有样貌的人,会想到“华人故事系列”。海外版不再是印象中一个遥远的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名字,而是一份和自己曾经有过亲密接触的朋友似的报纸。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