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都市报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30日 09:11 |
3D报纸来了,今日看海都报得戴眼镜,而且是3D眼镜。由本报发行的海西首份3D报纸———《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今日面世,3D报纸掀起神秘盖头。今日,本报随报赠送3D眼镜,读者只要戴上3D眼镜,3D特刊中的美景将尽收眼底。
3D报纸该怎么看,有何金贵之处?3D报纸呈现什么样的内容?3D报纸是如何出炉的?在3D报纸上市之际,记者一一为您揭秘。 每副3D眼镜1.5元 超过报纸零售价
3D报纸很特别,其制作过程也非同一般,新鲜出炉的背后,相关制作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本报推出3D报纸之前,本报高层携同本报广告部等部门进行充分论证、调研,并赴省外取经学习。由于3D报纸在国内同行中都很鲜见,为了本次3D报纸能够顺利刊付,本报为此筹备了足足一个月时间。 《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很金贵,与一般的报纸相比,在制作时间、成本投入上都比较大。“报纸的零售价是1元,而每副3D眼镜的市场价是1.5元,超过了报纸的零售价。”据本报广告部相关负责人介绍,3D特刊除了彩印、铜版纸成本增加外,印刷成本也大大增加,是普通报纸的2倍。 3D报图片处理、印刷都很考验功力
“发行3D特刊的不易之处还体现在3D技术处理时间上。”这位负责人表示,印刷前对图片的3D技术处理要花费大量时间,一个版的图片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分色处理,一个特刊经过反复调整,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处理完。
由于白背景的图片、文字多的图片都难以处理出3D效果,《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采用既有近景又有远景的图片。为了让3D画面效果更为逼真,技术人员得将普通的2D照片处理成3D照片,而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技术人员使用软件,将一张普通的2D图片分离成不同角度的红蓝两张图片,然后把这两张图片不完全套印在一起,合成一张“模糊的图片”,这张“模糊的图片”就是3D图片。
而在印刷环节,也是考验功力的时候,3D报纸印刷时,得派人守在一旁戴上3D眼镜检验3D效果,保证印刷机不会主动校正不完全套印,因为只有蓝、红色的不完全套印,才能出现3D效果。
本报广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都报与融信集团携手推出大卫城3D特刊,双方此前进行过充分酝酿。为了海西首份特刊能够尽善尽美推出,海都报与融信集团通过强强联合,运用新技术制作的《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无疑开启了海西平媒的新篇章。 佩戴3D眼镜 头部左右移动
“在福建看3D电影已不是新鲜事,但要看3D报纸,很多人都会觉得新鲜。”昨日,陈先生提前观看了《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发现特刊看点很多。令陈先生叹为观止的是,特刊中画面效果出其不意,目光所及之处立体感很强,与平面效果相比天差地别。
王先生说,“特刊画面中有喷泉,上下移动特刊,你会发现喷泉冲高回落之美。”3D特刊的图片为3D立体图片,请读者佩戴随刊附送的红蓝3D眼镜观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的视力有近视、散光、老花等情况,请您佩戴恰当的眼镜后再增加红蓝3D眼镜进行观看,才能看到立体效果。 立体画面展现眼前
融信集团营销总监吴昊表示,3D特刊中所呈现的立体画面有如融信·大卫城的实景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融信·大卫城用重金打造实景,步入其中,得放慢脚步,在移步换景中体验大卫城美景。与此相对应的是,3D特刊具有极强的导游功能,佩戴3D眼镜仿佛身临其境,同样可享受到独特的视觉体验。
“用3D特刊形式体现融信·大卫城回归自然之美,这种美不仅透过3D眼镜观看后很养眼,如果你步入融信·大卫城,你更会发现这种美就在现实当中———在融信·大卫城亿万级园林建筑景观里。”吴昊表示,融信·大卫城拥有很好的自然资源,这种留在城市的自然像是镶嵌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上的宝石,稀缺耀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