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企业,却能产生大新闻。华泰汽车的名字每一次见诸报端,都伴随着引人关注的事件。6月有两个与华泰有关的新闻值得关注。一是华泰首款B级轿车元田B11系列车型,日前登上了工信部新车公告,这意味着这款车型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上市,打响华泰进军轿车领域的第一枪。在元田B11的背后,蕴藏着华泰清洁能源轿车的扩张计划,位于山东荣城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两个基地,将使华泰轿车和SUV未来的总产能达到100万辆。相比之下,另一则新闻更加醒目:在南京大明路某4S店门口,一位愤怒的车主开始了其抗议维权的“征程”,一辆已经面目全非的华泰特拉卡与一口黑色棺材摆在一起。车和棺材两侧写满标语,其中“车毁人亡”、“阴魂不散”等词语令人毛骨悚然。 两条新闻前后出现,对华泰无疑是个提醒。品质为先还是坚持扩张?是华泰面临的一道选择题。以其产品目前的品质,是否能够支撑其进一步扩张?更需要华泰认真思索。 这不是华泰旗下产品第一次爆出质量问题。今年2月2日,湖南新邵县一辆正常停放中的华泰圣达菲1.8T车型发生自燃,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车已被火烧得只剩残骸。消防人员就事发现场进行勘察,认为车辆属自燃,排除人为纵火;2009年11月,天津的吕先生购买了华泰圣达菲1.8T车型,该车到今年5月共行驶了21800余公里,却更换了4对前刹车盘,平均每5000公里要更换一对;吉林的王先生购买华泰圣达菲的第二天就到4S店投诉,该车刹车会偶尔失灵。4S店已为王先生更换了3个刹车总泵,故障却仍未排除…… 华泰旗下车型质量问题之多令人惊讶,在网络论坛上,有购买华泰产品的消费者发起汇集圣达菲质量问题的帖子,目前回帖揭露问题的已达数十人,这些车主明确要求华泰对圣达菲实行主动召回。一位车主写出《华泰圣达菲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对待众多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华泰的服务态度尚好,能够主动与车主沟通,力争圆满解决问题。但关键是,为什么如此多的质量问题会集中爆发在华泰?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泰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这归根结底是其内部问题集中出现所造成的。从2000年华泰汽车独立发展开始,这个企业就在中国汽车业的边缘游离,无论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生产技术等,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彷徨期。特别是在与现代的技术合作告终后,华泰甚至找不到今后发展的方向。时至今日,华泰的发展依然难称顺利。 首先是领导班子频频换人。从2002年至今,华泰汽车总裁换了6任,其中不乏王殿明、童志远等汽车行业内响当当的人物,但这些人却难以在华泰长期呆下去。同样,华泰很多业务部门的领导更替也十分频繁。高管的频繁换人对企业损伤很大,发展战略、产品规划得不到有效执行。每位领导的上任常常意味着发展方向的调整,如此折腾,企业元气大伤。 其次是管理混乱。早在2008年,就有内部员工爆出华泰管理混乱,致使员工难以忍受,纷纷辞职的消息。尽管这个消息未经证实,但起码证明了华泰内部是有问题的。而记者在华泰经销商处也了解到,华泰内部的管理比较松散,公司各部门较少相互协作。此外,公司对配套商要求和控制不太严格,车辆装配质量较差,这也许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是缺乏长期的、连贯的发展战略。从吉田开始,华泰产品战略就没有清晰过,与现代技术合作,而后被现代“抛弃”,被迫做自主,华泰尽管自称为自主品牌企业,但纯粹自主研发的技术或车型很少,这也是长期发展战略不清晰所致。这几年,华泰的战略有所明晰,就是发展以柴油动力为主的清洁能源车,但由于实力有限,在短时间内还难见效果。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质量问题有可能拖住华泰扩张的“后腿”。扩张是在品牌和质量双双大幅提升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完成的。当质量得不到保证时,产量越大,产品质量越容易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扩张只会让企业“摔得更惨”。当大量问题集中爆发时,企业将面临无法承担的重压。 对于华泰来说,扩张计划显示了其重振雄风的决心和勇气,但在此之前,品质的提高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样才能满足扩张的需要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