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身体缺席”式沟通让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变得频繁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8日 17:38 

   在网络社交中,人们可以选择隐藏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重新构建新的自我身份认同与个人社交网络。这种“身体缺席”式的沟通互动,冲击了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

   面对利弊兼具的网络社交,应在规范、净化网络社交环境的同时,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社交观念,既充分发挥网络社交的信息分享功能,又最大限度地遏制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社会交往,是构成和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健康、完善的社会交往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社交中,交往双方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是藉由各种网络工具,以一种“身体缺席”的方式进行互动。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习惯,使原本在地理和社会距离上非常遥远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变得简单而频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即时通讯工具用户27233万、博客用户22140万、社交网站用户17587万、论坛/BBS用户11701万。网络社交,不仅在虚拟世界中重构了网民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反过来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状况。在此背景下,揭示我国网络社交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让这一新兴的社会交往形式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鲜明的网络特色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高速发展,网络社交的发展也相应进入了“快车道”,并呈现出明显的自身特色。

  1.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网民最主要的网络行为之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国内网民最主要的网络应用行为之一。调查显示,几种主要网络社交行为目前在国内网民中都已经十分普遍:有97.8%的网民“使用QQ、MSN、Gtalk等即时聊天工具与熟人聊天”,96.4%的网民会“浏览他人博客、留言”,95%的网民会“在网络论坛、BBS上看帖、发帖”,“使用即时聊天工具与陌生人聊天”、“在社交网站上结交朋友、发表日志、玩游戏”的网民比例也分别达到91.9%和86.1%。在国内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中,作为网络社交重要手段的即时通讯工具的被选率达到69.5%,仅次于搜索引擎,超过电子邮件、浏览新闻、网络下载等,在各种主要网络应用中位列第二。

  2.网民参与网络社交的方式日益丰富

  飞速进步的互联网技术和网民持续增加的网络社交需求,推动了网络社交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工具的不断更新。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手段已经非常多样,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站、博客、网络论坛、BBS、问答平台类网站等应用工具,网民们通过在线聊天、内容分享、问答讨论、共同游戏等多种方式实现着社交互动。在各种网络社交工具中,即时通讯工具在国内网民中的使用率最高,达到95.8%,其后依次是博客、个人空间(92.1%)和网络论坛、BBS(91.1%),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则为76.3%。即时通讯工具作为传统的面谈、电话等线下即时交流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已经形成相当庞大的用户规模和较为牢固的使用习惯,在国内网络社交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3.社交网站受到年轻人群青睐

  社交网站建立在人际关系六度分隔理论的基础上,是集在线聊天、日志撰写、小组讨论、网页游戏等多种网络社交工具于一体的新型虚拟社区形态,对现有的主流网络社交方式与理念形成巨大冲击。近年来,随着Facebook等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我国SNS网站也出现了爆发式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年轻学生和工作人群中,此类网站已经拥有相当强大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调查显示,校内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在20-29岁人群中的使用率高达91.4%,经常使用率也达到41.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已经接近即时聊天工具在整体人群中的平均使用率。随着人口的自然更替和年轻一代的成长,社交网站未来必将在网络社交的发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4.网络社交范围与现实交际圈重合度较高

  网民的虚拟社交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其在现实世界中社交网络的移植。调查结果显示,网民进行网络社交的对象主要是其现实生活中的同事、同学、朋友、亲戚或家人,与这些人群进行网络交往的网民比例分别达到88.4%、85.9%、70%;排在其后的是与现实中有业务或工作关系者的网络交往,比例为61.3%;与陌生人交往的网民比例最低,仅占全部网民群体的37.7%。人们通过长期亲身接触而建立起来的现实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维系力。仅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现实社会交际关系对网络社交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网民主要的网络社交行为都发生在其现实交际圈内,通过网络与陌生人建立联系、拓展新社交网络的程度总体上较为有限。

  5.脱离现实基础的网络交友行为两极分化现象突出

  在脱离现实基础的网络交友行为方面,网络社交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调查发现,相比交友数量少的人群,网上交友数量更多的人群呈现出如下特征:男性所占比例更大,年轻、未婚者较多,文化程度偏低、月收入偏低、无固定编制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在该群体中,网络交友活跃者的比例高达42.3%,明显高于网民总体中的平均水平。相对艰难的生存条件使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交流需求,这些需求在陌生的都市环境中很难通过传统的社交方式得以满足,或者实现起来成本较高。因此他们便转而求助于门槛较低的网络社交,且社交对象多是现实中并无交集的陌生人。与之相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高、工作较为稳定的都市人群,由于具有将更多精力投入现实社交中的可能性和需要,因此相对较少与现实社交圈之外的人进行网络社交。

  6.男性的网络社交活跃程度明显高于女性

  调查显示,我国男性网民的网络社交活跃程度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网民的独立性、求异性、冒险性一般超过女性,在社交中更追求参与、刺激和成就感,表现得更加积极和开放,因此他们往往比女性更多使用即时聊天工具与陌生人聊天,网友的数量和交往深度也超过女性,并且也更偏爱在论坛/BBS上看帖、发帖以及组队进行网络游戏等交往方式。相比之下,女性网民更注重安全、稳定,在社交中体现出更多的情感性需求,对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的网络有较强的不信任感,因而更加倾向于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与同事、同学、亲戚、家人以及朋友等熟人聊天。此外,女性网络社交的参与程度较浅,她们更喜欢在社交范围与现实社交圈高度重合的社交网站上活动,将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而男性的网络社交参与程度更深,会与更多网友保持联系、见面或成为好友,他们更多地将网络社交作为一种交际或信息工具,而非单纯消磨时间的手段。

    巨大的现实影响

  经验表明,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往往会带来更深层次的社会变迁。网络社交的出现和发展,虽然目前对我国社会传统人际交往结构和机制的重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中已经可以清楚看到一些极具启示意义的变化。

  1.“趣缘”交往被强化,“地缘”交往被削弱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网络社交对人们现实社交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网络社交加强了现实社交中以共同兴趣、专业或工作学习关系为基础的部分。特别是在Web2.0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打破了地理阻隔,将各种以“趣缘”为基础的人群在虚拟世界中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各类SNS网站以及其他具有同类性质的网络应用(如BBS、贴吧等)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上网民社交结构的细分化、碎片化。一些相对小众的共同兴趣人群借助网络也得以聚集在一起,网络已成为各种“亚文化”生长和走向繁荣的温床。其次,网络相对减少了网民以“地缘”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时间。借助网络跨时空的传播能力,此前很多因受到时间或地理限制而被动用于与周围人进行现实交往的时间,转而用于与有共同爱好者的网络社交。

    2.网络社交成为增加社会资本、加剧社会疏离的“双刃剑”

  作为一种工具,网络社交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人们以兴趣、公共利益等为纽带的社会参与,因而成为一种增加社会资本的重要资源。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国内网民认为“网络社交让我更快捷地与他人联系”、“网络社交能够扩大我的交往圈”。但另一方面,调查也发现,与欧美国家近年来出现的情形相似,网络社交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虽然程度尚较为有限,但人们与陌生人的交往时间增加,而与亲戚、家人面对面的接触时间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目前已经有18.3%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日常交往时间,19.8%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兄弟姐妹的日常交往时间,28.8%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亲戚、邻居的日常交往时间。这些多多少少会导致人们现实社交的弱化和整体社交状况的浅层化,并对既有的现实社交结构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是网络成瘾的重要诱因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网民的网络社交行为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网络社交工具使用越频繁、网络社交范围越广、程度越深者,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越大,超过限度的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的重要诱因之一。调查发现,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由于上网时间太长而直接影响到学习、工作的比例高达18.1%,而在很少或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该比例只有7.6%;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不上网时总会惦记上网的比例达到30%,而在很少或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该比例只有18.1%;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不上网时会产生空虚、孤独感的比例达到25.1%,而在很少或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站的网民中,该比例只有12.7%。可见,相比轻度网络社交人群,重度网络社交人群无论在心理依赖还是现实社会生活所受影响的程度方面,均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网络成瘾倾向。

    对策建议网络社交利弊兼具。充分发挥其正面功能,遏制其消极影响,对于构筑文明网络空间、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次调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净化网络社交环境

  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交环境总体上是文明的、健康的,但也不排除一小部分人,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和扩散性,设置交往陷阱,散布虚假信息,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内容,发泄消极无聊情绪等,严重威胁到网络文明和网络诚信,给网民正常的网络社交活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网民中,92.8%的人收到过垃圾邮件,66.1%的人个人信息曾被泄露,58.5%的人遇到过网络诈骗,47.4%的人在网上遭到过他人谩骂、攻击,被人肉搜索过的人比例也高达22%。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国内网民对网络社交的安全性缺乏信任,调查中对网络社交安全性较为认同的网民仅占全体网民的40.1%。

  基于以上情况,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快相关网络立法的进程,进一步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为网民开展网络社交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绿色平台;另一方面,广大网民也应主动配合网络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抵制、及时举报各种不良的网络社交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社交秩序。此外,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还应尽快从技术和法规的双重层面,提供更多特别的保护。

  2.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上网对现实社交的影响程度与网民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总体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网络社交的功能越偏向于增加其日常交往时间,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群,网络社交的功能越偏向于减少其日常交往时间。调查发现,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人群在上网后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平均交往时间明显减少;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人群开始进行网络社交后,与这些亲人的平均交流时间减少幅度相对较小,有的还略有增加;而在本科和硕士人群中,网络社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明显增加了他们与家人的现实交往时间。

  由此可见,网络社交最终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教育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互联网终究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利是弊根本上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的素养。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增加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降低其带来的社会疏离等负面效应。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帮助网民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能力。

  3.倡导健康网络社交观念

  正确、适度的网络社交,为人们与亲人、朋友更加方便的交流以及拓展新的交际圈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不当、过度的网络社交也会对网民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危害。由于在现实社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各种社会规范、道德伦理、责任义务等,在网络社交中的约束作用大打折扣,这就往往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进而引发苦闷、孤独、空虚等消极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很容易通过网络传染,反过来影响到广大网民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社交塑造的虚拟现实,在使信息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使人陷入“网络异化”的状态中难以自拔。网络世界的社交规则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大不同,很多深度网络社交用户,都经常出现对更多规则约束下的现实社交的不适应、不习惯,他们反过来又到网络中去寻求逃避,形成恶性循环,这对于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人群危害尤甚。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健康的网络社交观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培养广大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在网络社交活动中恪守基本公德、遵循社会的伦理规范,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交氛围;积极引导网民提升对互联网和网络交往的认识,帮助他们区分网络社交虚拟与真实的双重属性,让网络社交真正成为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工具,减少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现象的发生;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更应重视从小培养其健康的网络社交观念,通过在中小学开设专门课程等手段引导青少年合理上网,让网络社交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消除不良影响。


    4.引导网络社交发挥信息分享功能

  作为一种普及范围极广的网络应用,网络社交承载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分享功能。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彼此之间互动频繁,因此所拥有和分享的资讯、经验、知识等经常是重复的;与之相对的,通过那些相对来说更为广泛和浅层的社会关系,我们可能更加容易获得此前并不了解的信息。这些社会关系被社会学家称为“弱关系”。“弱关系”是不同社交圈之间分享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数量与质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信息开放和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提供了让原本素不相识、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都很遥远的陌生人互相结识和交谈的条件,非常适合于“弱关系”的建立和增长,对于加强整个社会的信息共享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挖掘网络社交在信息分享上的潜力,通过强化网络诚信等手段积极为各种网络“弱关系”的建立创造条件,并对那些有利于帮助网民开展网络社交、构建各种新的社会联系的网络平台、网络工具,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