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报的特刊图片,看起来像是重影了?仔细看,报纸边还附了一副3D眼镜,戴上眼镜一看,那些重影的图片突然“变脸”了,一下子立体起来,仿佛就要挣脱纸面,直扑眼球。 这就是本报今日隆重推出的3D影像特刊,这是厦门传媒市场的第一份3D报纸,也是全国日报中的第一份3D报纸。此时距离全球第一份3D报纸诞生在比利时,仅仅过去4个月。 作为与这座城市同龄的报纸,在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同时,也与城市居民一起,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应该说,厦门日报是市民观察、了解这座海滨之城的重要视角。 而这份3D报纸的更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第一次将新闻内容、城市形象以3D进行表现,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了市民阅读身边这座城市的另一个视角:它用平面报纸,搭载着一座立体城市,让您可以随身携带着城市的截面,以一种更近的距离、更接近心灵的方式,去审视、抚摩这座朝夕相处的城市。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3D报纸本身的一种再突破——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委员会主任梁勤俭认为,3D报刊的特点正是有内容、有广告、有创意、有突破,以大胆创新的举措拔得本地报纸市场的头筹。然而3D报纸的高昂成本,一直是横在大家面前的“拦路虎”。经过计算:每份3D报纸,包含铜版纸、3D眼镜、印刷等费用,成本需要4元钱。 但作为一份都市型党报,厦门日报秉持“做海峡西岸第一主流大报”的宗旨,重视读者需求的细微变化,积极地探索报纸创新之路——从4月开始就积极地谋划筹备,为这份3D报纸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 在跨过了2D图片转3D图片的技术门槛,在克服了3D报纸印刷的难题之后,上周末,本报与实力商家禹州地产联手推出的这份3D报纸,已经基本成型,只等适宜的时机推出。 禹州地产的高层表示,之所以选择与厦门日报联手推出3D报纸,一方面是看中了厦门日报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也看中了日报在厦门报业的领军地位;另一方面,3D报纸代表着进步、创新、精益求精,与禹州地产的理念不谋而合。 据了解,本报3D影像特刊加量发行25万份,均附赠一副3D眼镜,除随报赠阅所有订户,还在全市各报刊亭零售,售价仍是1元。 厦门日报全新3D影像特刊所搭载的,除了一座立体的城市,除了市民们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关注,还会搭载上厦门市民对闽北灾区同胞满满的爱心。今天是本报3D影像特刊推出的特别日子,也是本报为闽北灾区义卖筹款的日子——今天上午8点半,本报员工将带着全新出炉的3D影像特刊,在世贸商城广场、火车站广场、SM城市广场一期等三处公共场所,进行义卖。 据本报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售报的全部所得,将捐献给闽北灾区。也就是说,一份3D报纸1元钱,只要您买下一份,就为闽北灾区捐出了1元钱——钱不多,但却送上了一份份鲜活、立体的爱心,也让您手上的这份3D报纸,除了有3个“第一”的突破意义外,还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