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于文: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收看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于文。《IT经理世界》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IT经理世界》是中国创办较早,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商业管理杂志之一。在这11年当中《IT经理世界》有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也推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理念。今天直播间特别为大家请来两位嘉宾,一起和大家聊聊《IT经理世界》。坐在我旁边这位是《IT经理世界》总编辑黄翔老师,黄老师您好。 黄翔: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于文:坐在黄老师这边是《IT经理世界》执行总编辑吴茂林老师。 吴茂林:您好,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于文: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跟大家聊聊《IT经理世界》这11年的发展历程,还有中国经济和媒体的一些变化。首先我特别想问一下,因为我关注到《IT经理世界》最新的这期杂志就是7月20号出的这一期,它的封面报道是民间创投的痛。 《IT经理世界》的报道一直是很前沿,而且有管理新知、商业利器的口号,最近国家马上要推出创业板,二位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 黄翔:创业板是一个属于资本市场范畴的内容。资本这一块也是《IT经理世界》作为一本综合性商业管理期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简单地跟网友分享一下我对中国资本市场18年以来的一个看法。 第一,我的一个基本观念,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在中国经济当中牢牢确立了自己的战略性的地位。大家可以从胡锦涛书记在前一阵子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当中就可以明显看得出来,胡锦涛总书记是讲必须要大力激发和发展全社会创造资本财富的机制跟体制,这里边就提到了劳动、知识、管理,尤其提到资本。他的原话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动。这句话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种战略性地位的肯定。 另外,从资本市场来讲,大家也知道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这个改革意义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它把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影响它健康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遗留问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就是把资本市场长期以来造成的这些利益分置还有价格分置制度性的问题,一次性都得到了根除。我个人的一个观点,股权分置改革也是让全球开始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另外,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政府把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的、超大型的国有企业都放进了资本市场,我认为这件事情也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府把自己改革开放甚至是从建国到现在呕心沥血发展起来的这些关乎到国家命脉的这些重大企业,把它放到一个有风险也有机遇的金融市场上来,等于是把国家的命运跟资本市场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一大批大型的企业也改善了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群体的质量,不仅仅是稳定了资本市场,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下,如果你10年前看中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规模,如果排一百位,过去可能一年的收入,一个上市公司只要有30、40亿的收入就可以成为中国对打的上市公司之一。现在可能是300、400亿的公司才能进入上市公司的一百强。这说明什么问题?一方面当然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在扩大。另一方面,也是表示了国家把越来越多优质的上市公司投入到资本市场当中去。 第二,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十几年来差不多证券市场上为企业解决的融资可能有3、4万亿人民币的概念,有很多企业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很多民营企业都通过证券市场解决了自己资金方面的不足。 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到投资者的队伍。现在证券市场差不多18、19年的历史,现在全国差不多有几千万个家庭,还有成千上万机构都是参与到资本市场当中去。证券加上基金总的开户数达到1.2亿,已经成为全民参与。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到这一步,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潜力还是非常大。 可以举几个方面的例子。第一,融资的功能。十几年来股市的融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由于股权分置还有政府保护投资的利益,证券市场会慢慢逐步的向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发展,我们的农村资本市场的快速增长,还有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都会给我们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动力。毕竟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我们也有全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我们有强大的储蓄人口,我们的人口当中也有很大的抗风险能力。我们的GDP到目前为止还是全世界增长最快,我们的政府已经启动了内需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这一切都会给我们的资本市场未来的增长提供一个强大的持续性的动力。 主持人于文:您非常看好创业板块的上市。现在拿到我手里就是刚才说的最新一期的《IT经理世界》杂志,很大的标题就是“民间创投的痛”,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本杂志。 现在有一位网友说了一句话。 网友:我是一名IT工作者,我非常希望我们报道面 不要过于IT,很多报道企业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不是我们惟一关注的,我们更希望看到引领话题的《IT经理世界》。 主持人于文:看来很多网友都在关注我们这本杂志,也在关注它有些变化方面的,说明大家都在关注这一块。 网友:我知道《IT经理世界》是98年创刊的。是怎么想到在当年那个背景下创办这样一本杂志? 吴茂林:我来介绍一下。要谈到《IT经理世界》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创办,因为今年已经是创办杂志第11年了,我们可以先回过头来看看这11年中国这个社会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可能一想到这11年,闭目想一想脑子里就会浮现很多记忆的碎片,这几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实力进入了全球的前四名,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全世界可能现在都离不了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到目前可能已经有十几家企业进入了全球的500强。我们在2007年股市高峰期的时候,我们还曾经诞生过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最赚钱的公司。 所以,这十年来中国的变化确实非常大,具体到每个个人,这十年我们拥有了第一辆车、第一套房子,可能第一次出国旅游,这些变化都特别大。 我想回过头来讲,这十一年来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可能认为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变化。回到十一年前,《IT经理世界》的诞生其实就是顺应了信息革命这样一个变化的潮流。 所以,杂志创刊的时候,一开始我们报道的角度和切入商业报道领域的角度,我们以技术推动商业变革和管理进步为我们的一个报道的方向来做的。这十一年来,我们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个方向去做的,应该说这个方向顺应了这个时代的潮流。 主持人于文:我们给这本杂志的定位是什么呢? 黄翔: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总结出一句口号,一直到现在、未来都是对我们杂志定位的一个最好的描述,就是商业新知、管理力器。这个定位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对商业世界的理解,就是刚才讲到的,我们是从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变革和管理进步的角度去切入的。 主持人于文:刚才咱们说了这本杂志已经创刊了有十一年了,我们这个杂志在传媒业界当中的地位如何呢? 黄翔:应该说通过十一年的发展,可以很自豪地说,今天的《IT经理世界》已经成为中国工商界不可或缺的声音,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中国工商界舆论的引导者。我们在这十一年来,如果回顾我们这十一年,我们对中国工商业的贡献,最重要可以概括为三个点。 第一,我们这本杂志是以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变革、管理进步的角度切入的,我们是最早倡导培育CIO这个阶层,现在CIO在中国的企业界里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是企业的信息。 第二,十一年来我们介绍了大量管理的新知,比如大家都知道彼德·德鲁克,他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奠基者,我们这本杂志是国内媒体里最早、最系统的介绍彼德·德鲁克的思想,一直到今天。这是我们在感觉的新知方面,十一年来介绍的非常多。 第三,我们在推动信息革命这一块,新经济这一块,我们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实际上也是国内最早介绍报道互联网风险投资这样一些新兴的东西,是最早的一本媒体,大概可以概括为这三点。主持人于文:看得出来《IT经理世界》其实在这十一年当中,它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是它也经历了很多变革。 我们知道它在报道的方法或者是手法上面都有许多许多变化的地方,我特别想请吴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这十一年当中方向和手法都有哪方面的变革? 吴茂林:我可能要稍微纠正一下。我们最近也是在给内部的新员工培训的时候回顾了这十一年来杂志的封面文章、封面秀。我们做了一个梳理以后发现这十一年来我们的报道方向、报道风格总的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刚才我已经讲到,这本杂志从一开始诞生的时候就是以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变革,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我们的报道领域这十一年来,大概也可以概括成这样子,我们仅仅把握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以IT电信、互联网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树立了在TMT领域权威的地位。我们也紧密关注和充满创新和变革精神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科技等代表未来技术和产业方向的领域。十一年来我们的报道领域基本上也是有一个聚焦点,有一个核心。我们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报道一些趋势性的东西,新的技术趋势、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的新思维,还有一些商业的新机会。大概报道的内容主要也是聚焦在这儿,我们可以说是商业创新和变革的发现者、创造者和鼓吹者。十一年来我们基本上是这样。 从我们报道的特色来讲,确实也跟很多商业杂志有比较大的不同,我们报道的特色就是,我们是深入企业的战略运营管理层面,我们是比较注重时政和微观商业的角度,很多商业财经杂志会更喜欢偏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中国这十年来转型经济的变化,但是我们可能会更注重微观的角度。这十年来基本上变化不是特别大。 主持人于文:但是我了解到《IT经理世界》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变化,比如说它一开始聚焦的是IT方面的一些信息,但是后来它也有一定的转型,比如说向金融方面或者是向企业方面去转型。我特别想问问二位,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转型呢? 吴茂林:这个逻辑是特别顺理成章,是水到渠成的。很多人说你们从一本IT杂志转型成一本商业管理杂志。回顾这十年来工商业的背景,IT技术应用不断深入,范围领域不断扩大,传统领域这一块IT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了。我们是一本报道趋势性的杂志,我们是报道技术应用为主的一本杂志。所以,我们自然而然也会把我们的视角延伸到很多传统领域里去,我们要去报道传统领域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它的管理进步。所以,这个转型其实特别自然,不是特别生硬的。 当然刚才一位网友也提出来,希望我们更聚焦一些,他说得也非常对,这也是我们今后要避免的误区,避免贪多求大、面面俱到,在向一本综合性的商业杂志转型的时候别走得太远、太偏,我们还是有我们核心的报道理念,就是以TMT为核心的领域。这一块也是创新、变化最大的一个领域,这可以说是商业世界里最激动人心的一个领域。 主持人于文:有位网友提了一个建议,他说主持人能不能少谈一些过去,多谈一些现在和将来。 的确,我现在也是想问一下黄老师,因为现在我们都知道是处于金融危机的状况之下,作为最懂中国企业的杂志,您认为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黄翔:最懂中国企业的杂志确实是我们这本杂志的新闻理想。从我们这本杂志的观点来看,我可以举一些调查的例子。 前一阵子《IT经理世界》所在的传媒集团在我们的企业家群体读者中间做了一个调查,我们就问他在现在外有金融危机、内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都在哪里。中国企业的核心群体就是外向型的制造业比较多一些,他们的问题如果抽象出来大概有这么几个: 第一,现在的需求在逐步减少,企业的定单在减少。第二,企业由于生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另外,企业的成本在大幅度增加,成本主要来自于两块,一块是作为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一直这么多年来是在持续的上升。另外一块,中国是一个出口占了GDP很大比重的特色,而由于国外对企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传统的外向型的制造业作为全球产品链上的一部分,同样对企业成本方面的支出也大幅度增加。包括环保这方面的种种压力。 另外,现在金融和经济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中国的一些企业在抗风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中国的这些企业家都是一群非常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他们针对这些问题也都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说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开始重视国内的市场,以前以代工为主的这些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 过去比如还有一些企业是比较偏向于中低端生产的一些企业,现在开始注重向高端领域的拓展。还有一些企业本身规模就比较大,它开始参与到一些价值链的整合当中去,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些方面都是一些很好的探索。但我们觉得传统的企业要做到转型的升级,实际上对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实现的。而这个里边的能力如果概括起来说,可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一个企业要真正实现转型,一定要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另外,要在内部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是企业过冬天、练内功的一个最好的时机。持续创新和管理实际上都要靠自己的人来实现。而在这些方面,无论是持续创新还是管理,还是人,在这几方面来讲,如果概括起来,都可以说是管理问题。而要提升这些管理问题,利用IT技术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国家经历了这么多年信息化,实际上就证明了IT技术、互联网技术在改善企业的流程,帮助企业的管理层提高决策能力,还有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人员的绩效这方面,信息化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IT经理世界》可能在帮助企业应对现在的危机,提升管理能力,应该能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 主持人于文:非常感谢您的解读。 网友:上半年贵刊连续做了针对几个企业的故事,比如电信、移动、联想等等,贵刊怎样平衡广告和内容的矛盾呢? 吴茂林:这肯定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做的这样一些选题。 刚才我们也介绍了很多这本杂志的定位、方向。我们这本杂志报道的一个核心领域还是在TMT领域,这个领域是创新、变化最多的一个领域。所以,我们会关注商业世界里面最活跃的领域。 今年大家知道是3G的启动年,电信互联网IT这几个产业的融合趋势非常快,产业融合的趋势可能对接下来的商业世界产生非常大的推动和变化。对我们这样一本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新的趋势的一个商业媒体来说,毫无疑问是我们报道的一个重点。 主持人于文:还有的网友非常关注《IT经理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二位谁能给网友回答一下? 吴茂林:我们这本杂志十一年来报道风格、报道方向总体上来说基本上是保持一致,今天来看我们也不认为我们的定位过时了。因为信息技术仍然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仍然是推动商业变革和管理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所以,我们这本杂志的立脚点、生存的空间还是在这个领域。 另外,从我们报道关注的方向来说,最近我们可能会特别关注3G时代的电信业格局的变化,会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关注SNS等社交网络的新的一些商业模式的出现,在今年、明年可能都会特别关注这样一些领域。这本杂志对我们未来的方向就是要朝着既定的方向做得更好。 主持人于文: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二位老师有没有什么想对我们这些一直关注这本杂志的网友说些什么? 黄翔:希望广大网友能够持续地关注《IT经理世界》这本杂志,多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们改进工作的一个最大的动力。谢谢。 主持人于文:非常感谢。 吴茂林:十一年来我们培育了非常非常多读者,正是这些读者给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也不会辜负这本杂志十一年来树立的品牌,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 主持人于文:谢谢两位嘉宾,同时也非常感谢所有的网友,希望我们一起继续关注《IT经理世界》。这期节目到这儿结束了,再见!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