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作品伴随了一代人,自然也有无数晨报的读者。这些年陈忠实和晨报有很多次交集,谈起未来,陈忠实仍旧相信报纸,也仍旧相信报纸给人们带来的精神财富。 很多人说这十多年是文学没落的时代,我想原因有三个: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多、图书出版量的扩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是中国传媒渠道发展最快的时候,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都成为人们接受文化艺术的途径。以前人们读小说很多,是因为在读小说之外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休闲方式。但是现在,很多渠道都在提供休闲内容,特别是互联网上,信息量非常大。一个人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在这么多的渠道中,分配到读小说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实际上,这十多年的图书出版量非常大,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达到3000多部,这么大的数量说是世界第一也不为过。按这个数字看,文学应该很繁荣,但是为什么说文学在没落。其实正是因为多,所以才分散了,以前一年出版几部,大家没得选择,影响力自然大,现在出版这么多,平均每一天都要八九部,一个人不可能全看,各有选择,单个的小说发行量自然就下来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就越大,阅读毕竟是闲暇之事,工作、事业、生活顺利了,才有可能去休闲,而且还有那么多选择,放到小说上,还能有多少? 读者本身也在变化,我本身不会上网,但我也在媒体上看到,网络小说非常繁荣,读者量很大。另外,80后、90后的作家,他们能够获得众多的年轻读者,韩寒的杂志《独唱团》,发行量是50万,哪一家杂志能有这么大的发行量?这两个现象都在说明,读者的口味在变化,我们这些没有年代标签的作家,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够符合年轻读者的口味,获得年轻读者的认同。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并没有“被边缘化”,因为文学从来没有成为中心,任何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这些东西都是排在文学前面的。当今时代发展很快,多年以来以经济为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