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自3月18日国资委责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保留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至今,央企退出进展相对缓慢,至今未有大动作,而16家央企则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继续跑马圈地,出手阔绰。 根据自3月18日以来公开披露的涉及这16家央企的拿地信息,16家央企获得国资委“认证”后的拿地总金额约295.243亿元。 虽然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士12日向媒体澄清“国资委授意地产央企下半年加速扩张”乃传言,但上述16央企大手笔拿地的事实并不能被改变。 央企表现影响整体市场 本轮调控至今,与地方政府卖地和大部分开发商拿地的表现相比,16家央企在土地市场的表现,堪称“优异”。3个多月间,某上市央企的购地表现最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该企业共出手6次,竞得10宗土地,总成交价132亿元,平均每天买地花费高达7300万元。 其他企业放缓了拿地步伐,而16央企在确定房地产主业后,拿地势头有增无减,一缩一涨的变化后,央企在土地市场的动作对整体市场的量价影响无疑正在逐步明显。 退出房地产进程显得缓慢 与16央企神速抄底购地相比,近3个多月中,原本应是调整重点的78央企退出房地产的相关进展却显得过于缓慢。至今,仅有中石油在6月10日以1.26亿元将下属北京都市圣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转让给福建民营地产公司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令外界颇为疑惑的是,16家央企可以拿出近300亿元四处抢地,且势头还在继续,为何78家央企的转让退出却如此缓慢?用这些购地资金来收购整合78退出央企的资产,岂不是一举两得? 事情没有这么理想。由于央企各自及相互之间历史悠久的复杂关系、各自所处的行业主管部门不同,加上旗下房地产资产往往历史问题较多,盘活的难度和代价并不比买地低,这些都是造成上述进、退两方表现反差巨大的原因。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