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新闻主持人马丁·刘易斯指出:“悲剧性越强,灾难的图景越骇人,新闻给人的印象就越突出。”①这句话体现出电视传媒人关于新闻选择和新闻表现基础原则(新闻价值观念)的规律性认识。由此可见新闻事件本体和新闻表现所附带的情绪因素对媒体从业者和新闻受众的意义。当前各电视台新闻竞争愈演愈烈,地方电视都市新闻流露出情绪传播的效应,由此获得了收视率攀升。对于这种效应,我们应当采取审慎分析的态度,从心理学的情绪理论视角,结合电视媒介属性、媒体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电视台实现良性驾驭新闻传播建言献策。 一、电视新闻情绪表现的构成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②按照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分类,结合本研究我们从基本情绪、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出发进行介绍。一般认为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其强度水平各有不同。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分为惊奇和兴趣,以及厌恶。从传播效果来讲,电视新闻具有心理功能。构成情绪表现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1.新闻事件本体中的情绪因子。令观众产生愉悦、兴趣、轻松的正面情绪的新闻事件。如国家GDP持续增长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对民众利好政策的实施;奇闻轶事、平凡人的快乐生活等。令人产生愤怒、遗憾、失望、悲伤和惊惧的负面情绪新闻事件,如抢劫、凶杀、灾害天气、交通事故、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等。 2.新闻表现的情绪化。 (1)记者、主持人的情绪化表达,即通过面部表情(凝重、严肃、快乐等)、身段表情(挥手力度讲解、急促地行走等)和言语表情(声调低沉或高亢、节奏紧张与平缓、语速快与慢)来强调、渲染新闻的情绪色彩。一些主持人、记者的个性化播报和评论正是通过有意强化情绪表征,对观众进行情绪感染,由此构成了自己的荧屏形象和个性。陕西电视台“品味白杨”中的主持人白杨,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的杨铱在播报、评论时将新闻处理得活色生香。陕西电视台新闻评论类栏目“交锋”的现场嘉宾在论辩中亢奋、激情,附带着强烈的“情绪气场”,引人入胜。带有情绪性的报道往往以记者现场报道的方式去结构新闻,记者的情绪性理解就会自然显现,在“多跑快报”的都市新闻中记者用急促的语流强调事态的紧迫感、危急感。此外,记者也会通过采访挑起、引发当事人的情绪来表现新闻。 (2)通过屏幕上语言符号的字体、大小、色彩、出现方式(突然插入画面、字幕粉碎效果出画等),以及夸张的标点形式,来营造、凸显情绪。如2月24日陕西电视台“今晚播报”报道《澳洲鸵鸟逃亡》时,在鸵鸟逃奔的画面上配发了字幕“再来追我啊”,并且强化了三个感叹号,产生了趣味情绪。在评论节目中用字符强化批评、质疑、责问,也成为传达情绪的有效方式。 (3)用视听表现力彰显情绪。视觉上放大、强化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当事人愤怒的神色、潸然落泪的表情、喜上眉梢的快感等;表现刺激观众瞬间情绪的事物,如尸体、血迹、扭曲变形的车辆等;集中镜头展示事件中对抗性和富有情绪张力的场景;用“急推急拉”、“快摇”镜头描述新闻现场,营造紧张气息;隐蔽拍摄形成揭秘感、猎奇感。在听觉上高保真地收取新闻现场同期声。后期制作中用背景音乐、音效刺激观众情绪,激发或强化快乐、悲伤、惊惧等情绪。 二、地方负面情绪电视新闻凸显的原因分析 综观地方电视都市新闻,除了“联播体新闻”,在电视新闻栏目中,负面新闻的节目播出条数和时间量都占有相当比例,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 1.从媒介属性和影像价值来看,电视新闻偏好、乐于表现戏剧冲突和可视性强的事件。负面情绪直白、真实,易于感受。像新闻中引发观众愤怒、恐惧、悲哀和厌恶情绪的事件可以不借助理性思维,由形象和情境直接刺激感觉、知觉,通过“新闻瞬间”形成。提取“今晚播报”三天常态节目(2月23日、24日、25日)进行统计分析:三天共报道48条新闻,其中9条交通事故;9条刑事案件;7条安全事故;6条纠纷事件;6条违规事件;3条食品卫生事件;2条综合治理事件;4条社会趣味事件;1条反腐新闻;1条便民社会新闻。其中负面新闻占87.5%。在新闻现场中,有情绪爆发力的场景瞬间抓取了观众的注意力。 2.就观众而言,人的情绪更多地是原始的、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人原始本能刺激的新闻事件更能带动观众情绪反应。有研究发现,电视新闻情绪的强度越大,观众精神状态被卷入的趋向越大。产生鲜明负面情绪感的新闻事件,其冲击力和感染力会引发观众的“即时情绪共鸣”。直接引发情绪的新闻事件相对简单,能够跨越年龄、性别、知识水平、阶层、地域性等社会属性的差异,易于理解,媒体花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由于新闻事件和新闻表现所流露出来的强烈情绪感,促发观众“情绪注入”,对节目形成了强锁定。 3.电视新闻媒体应对激烈的新闻竞争所采取的“近地优势”反应,“直播”和“零距离”成为支撑新闻栏目形态的重要新闻理念。时效就是竞争力,“第1现场”、“第一时间”新闻构成了地方电视栏目重要板块。如今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将新闻热线作为新闻线索主渠道,事件目击给观众带来的直接情绪刺激成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从媒体主观性角度而言,寻找和激化“载动着情绪性的事件”已然成为提升收视的重要传播技巧。 三、负面情绪新闻涌现后的传播效果 “社会情绪种种表现,已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本身的稳定与和谐发展。”③负面新闻累积的情绪效应将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1.公众舆论理性受到情绪化倾向冲击。过多的“情绪化事件”传播会使大众的理智感退降,连贯的逻辑思辨被碎片化的情绪性影像所取代。短促的新闻采集和制作流程,使人们忽视了事件前因后果的链条,缺乏对复杂背景和事件长期演变、未来走向的认识,更欠缺对于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和解析。观众越来越在事件简单的情绪性呈现后做出率性的态度、情感和价值倾向判断,而缺乏严谨、缜密的思考。 2.呈现出一个充满危机和危险的社会景观。“新闻选择中所运用的一个经典的价值观念是‘负面’和时效相结合时经常展现的是世界上一连串看起来没有任何道理的糟糕事情。”④情绪具有促成知觉选择的作用,会使观众对于负面新闻采取优先选择倾向,其“视野制约性”妨碍了人们对社会全面、本质的理解。依据传播学的“潜移默化培养理论”,消极的情绪增大了人们对社会人际关系危险系数的判断,和对周边环境不安全感的认定。而对悲剧性事件长期的旁观则会令观者产生麻木感,增强了对社会丑感的判断,这一点尤其对儿童影响巨大。 3.对电视节目的判断越来越感性化、情绪化,挤占了人们观看其他电视新闻的时间,影响到人们对电视深度节目即侧重理性思辨的节目的兴趣。人们观看时越来越缺乏“理性的耐性”,这就使得新闻记者和观众对那些影响大、延续时间长的事件和话题缺少关注。人们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过多的负面情绪新闻所产生的“心理暴力”使人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务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⑤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人们在书本和网络阅读时也会倾向于情绪性语词。 四、新闻事件情绪传播的调控 1.确立新闻报道积极、正面的情绪传播理念。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指出,“(媒体)应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⑥可以推论,媒体应能反映出真实、本质、全面的社会情绪。我国社会的整体面是稳步上升的,因此社会情绪也应是积极、向上的。新闻人在新闻节目中应当体现人文关怀的视角,优化信息结构,增加好政策、好举措、好经验的民生化报道,注重在栏目中引入深度和调查类报道,增强思辨性,体现社会责任意识。调配好体育新闻、文化新闻、趣味新闻的比重,使观众对栏目产生积极的情绪印象。重视情感类主题新闻事件的策划。通过设置“爱”以及充满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主题策划将观众不稳定的、冲动的情绪性收视转化为稳定的、持久深沉的社会性情感需求,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如陕西电视台的年度公益慈善节目“朝阳行动”就传达出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每年的主题都情感真挚,令人动容。而“周姐帮忙”中主持人周姐“天生一副热心肠”的情感定位,使人感到温暖。对于“负面新闻”,同城竞争中的电视媒体应当回归客观、冷静和理性,不是有事就报或者争抢“首发权”,更不应该对事件“情绪化”表象做简单呈现,而是要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从维护公共利益和推动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进行剖析,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事件中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着力营造一个公正、公平、正义的舆论环境。 2.善于借助电视新闻“情绪效应”,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吸引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利用“情绪效应”,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中长期新闻话题,如社会公平、民主法治进程、民生、环保等问题通过议程设置,具体化、事件化、人物化、情绪化,引导公众注意力。 3.记者和主播、摄像剪辑师处理情绪性新闻的分寸和尺度。主播和记者要加强对消极情绪的抑制和对积极情绪的管理。包括在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的管理上。重视减弱性调控和增强性调控。“减弱型调控是对强度过高的情绪予以弱化,其中主要对负性情绪情感予以消解。”⑦在操作上重视新闻事实的精练描述,而不是情绪的聚焦;重视事件矛盾的解析,而不是现象的简单铺陈。用理性思考和责任追问代替一味的情绪罗列。同时,在进行新闻处理时,体现出增强型调控,即“将消极功能的情绪调节到积极功能的情绪”⑧,主要从促成问题解决和将事态引向积极面的角度出发。西安拉土车一度横行,激起民众义愤,对此西安电视台“西安零距离”栏目没有停留在对拉土车造成的惨剧层面报道上,而是从如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的角度出发,组织报道了政府多个部门联手整治拉土车的“重拳”举措,优化了社会风气,起到了抚慰民众情绪、引导舆论的作用。对于摄像和剪辑而言,应减少或省略引发极端负面情绪的镜头展示,如血迹、尸体、跳楼镜头等。 4.遵照电视线性传播规律,注重新闻板块和信息的编排,构筑一个新闻栏目良好的情绪印象。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晚间版对于栏目的情绪印象管理表现在良好的板块设计和时间量分配上。以2月23日为例,29条新闻中,正面情绪的新闻有16条。掐头,“头版关注”是有深度的调查报道。去尾,是理性评论的“一说为快”和“趣味横生”的“快报开谝”。深度、理性和情趣淡化了该栏目“快报追踪”、“第一现场”、“记者跑街”中负面新闻的浓度,避免负面新闻的紧密编排,在栏目主体部分用公共信息发布、文化新闻、社会好风尚进行穿插,缓冲、稀释负面情绪,使整个栏目情绪趋于平缓和理性,体现出了该栏目优良的编辑素养。 注释 ① (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98页 ② 欧阳仑、王有智:《新编普通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01页 ③ 张景龙、李端生:《网络传播中社会情绪表达问题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7月,第90页 ④(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01页 ⑤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23页 ⑥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U and C Press,1947 ⑦杨若文:《传受双方的情绪调控与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今传媒》,http://www.jinchuanmei.com/Ar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6 ⑧ 同上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