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你好啊!猜猜我是谁……”悦耳的电话铃声后,是一阵欢呼声。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镇住,半天回不过味儿来。这电话来自遥远的英格兰,来自丘陵环绕的纽卡斯尔大学,来自一位20多年久未联系的远亲。 “你好吗?多年未见,你怎么会想起找我?”我满腹狐疑。 “我订阅人民日报海外版多年,每天晚饭后浏览这八版报纸已成我雷打不动的习惯,今天居然发现你出现在报纸上,还有照片。我一眼就能认出你。但不瞒你说,岁月还是不饶人啊!我立即想法找到你在伦敦的弟弟,要来你的电话号码……”大西洋那边侃侃而谈。 随后,这电话一问一答、一唱一和地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首先是我主动述说这20多年来生活的变迁,如烟如梦,感慨万千。接着是她娓娓道来,生存奋斗之路虽跌宕起伏,但却多姿多彩。尽管我们是远亲,但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有一种特殊的默契与相通。两颗心在相互探索中相惜相知,不断擦出火花,分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缘分非浅。自我赴美20年来,虽总是奔波劳顿,但一有余暇,我便会一头扎进曼哈顿42街的公共图书馆,找来一大叠来自家乡的报纸杂志阅读,首选当然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这张报纸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大,读来格外亲切,总能解我乡愁,安抚我对故土的那份牵挂。 尤其令我感激的是当年我的处女作《芝加哥格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海外版于2004年1月2日第八版作家访谈栏目登载了一篇文章:《杨晓晓:来自大洋彼岸的心灵诉说》。撰稿记者李炜娜采访我,与我有深层次的沟通。我惊异她年纪轻轻,文笔竟如此娴熟,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清晰地勾勒出我和书的轮廓。海外版拥有多位这样有才华的记者,难怪报纸办得这样精致典雅,生气勃勃! 今年5月,另一本拙作《谁造就了赵小兰》由三联书店出版。在第一时间,海外版全文刊登了老布什总统为此书作的序,把老布什总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赞赏带给广大读者。随后海外版又于5月31日第一版报道了赵小兰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中国心、美国情、和谐世界”的摘要,并于第八版刊登了赵小兰父女签字赠书的消息和照片,加深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5年来,海外版兢兢业业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如一条金色的纽带,为那些海外赤子,为那些五湖四海的朋友。 25岁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正值风华正茂之年,是我的良师,更是我的益友。衷心地感谢海外版的厚爱与鼓励,真诚地祝福海外版蒸蒸日上,茁壮成长。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