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如此激烈的矛盾,既有下一步经营策略的不同,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来自业绩的压力,Seek等投资方已经入资两年,期待很高,虽然目前智联招聘的经营有所好转,但未必会达到投资人的期待。” 7月23日,智联招聘上演了两派高管均宣称开除对方的闹剧,CEO与财务总监(CFO)、首席技术官(CTO)混战一团。7月26日,控股股东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大网络招聘公司Seek宣布,公司董事会已罢免现任CEO赵鹏。 面对已经出局的这一结果,7月27日,赵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联招聘真正为人所知、具备现在的价值,是在我手里建成的。”赵鹏还称,“现在只能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冷静。” 短短几天,国内三大招聘网站之一的智联招聘经历了一场高层大地震。随着内部邮件的曝光,CEO与投资方之间矛盾逐步公开,然而,这一系列戏剧性冲突的背后,暴露的是网络招聘行业深埋的问题。当下,网络招聘行业正在加速洗牌。 两派高管相互开除 7月23日,周五,下午三点半,智联招聘公司2400多名员工都收到了一封来自CEO办公室的邮件。邮件以公司的名义宣布4名高管闪电离职,其中包括开除 CTO余用彤、副总裁罗义华及技术总监张春日3位高管,邮件还宣布公司CFO 因个人原因离职。 这封员工们惊愕不已的邮件很快就被泄露到了互联网上,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两个小时之后,却发生了更有戏剧性的一幕。 下午五点多,智联招聘全体员工再次收到了一封同样来自CEO办公室的邮件。这封邮件由技术部转发、来自公司董事会秘书的邮件,称已得到董事会的授权,邮件中澄清CTO、CFO等四位高管并未被解除职务,仍留用原职;并同时宣布开除首席执行官(CEO)赵鹏、首席运营官(COO)雷卫明、副总裁陈旭及倪阳平四位高管。 两派高管互相开除对方一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被称之为“笑话”、“闹剧”。但同时,外界更关注智联招聘到底怎么了,内部矛盾将如何演化。 7月26日一大早,在智联招聘北京总部,出现了一些“身着深色西服,戴着耳麦的陌生人士”,“气氛变得紧张,而且大家都知道有事发生”,据智联招聘员工称,这些董事会安排的保安人员,意在阻止后来宣布开除的CEO等高管再进入公司。 26日上午,智能招聘的控股股东Seek公司再次通过群发邮件向全体员工正式告知了高层的重大变动:罢免现任CEO赵鹏,临时任命丹飞立(Daniel Phillips) 出任公司的执行董事,代行CEO的职责,原销售副总裁罗义华升任高级副总裁,同时CFO郭建民及CTO余用彤两人被确认职务不变。 在这封邮件中,公司董事会详细解释了赵鹏遭免职的原因,称CEO赵鹏存在三个伤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第一,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第二,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牺牲全体员工利益,谋求团伙私利;第三,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诋毁团伙以外高管,破坏全体员工团结,妨碍公司平稳运行。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26日当天下午,被智联招聘宣布免职的原CEO赵鹏,以个人名义给全体员工发邮件。在邮件中,赵鹏承认“管理团队与投资人之间的确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分歧”,并称董事会于上午发布的免职邮件“出乎其本人预料”。 针对董事会所提到的罢免赵鹏的理由,赵鹏在邮件中一一进行了回应,对于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方面,他称自己是持有期权最多的高管,上市对他有好处,他没理由阻碍;对于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的说法,他的答复,“也许有人这么干过,我本人没有”;至于诋毁团伙以外的高管,他的回应是“莫须有”。赵鹏在邮件中也表示,“为避免发生冲突”,他也没有再去公司。 7月27日,声称“本来不接受任何采访”的赵鹏,面对时代周报记者问及“下一步是尊重董事会的决定还是会采取其他措施”时,赵鹏忍不住回应道:“首先,我的立场非常简单,希望公司能够尽快渡过难关,让整个公司和全体员工的集体利益不要受到伤害。在这次的事件中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当然更重要的是存在误解,本人态度非常简单,只能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冷静。” “因为智联招聘真正为人所知、具备现在的价值,是在我手里建成的,我不可能作出任何冲动的事情,来损害(智联招聘)品牌的价值,这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一条,始终是我的根本立场。”赵鹏如此强调。 7月27日,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智联招聘其他几位高管,但均不愿发表评论。余用彤只是强调,自己的工作从未受到影响,公司的IT部门一直运行正常。技术总监张春日则称,请联系公司公关部门。 资方与管理层矛盾由来已久 连续上演的智联招聘高层地震一事,因为邮件的不断泄露而让更多冲突公开,一位网络招聘业内人士认为,赵鹏等管理团队与投资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智联招聘创始人、CEO刘浩一年前被踢出高层管理团队一事其实已经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智联招聘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猎头公司智联公司,公司创始人是几个英国的猎头顾问。这些年间,智联招聘的业务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互联网招聘广告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猎头业务。 智联招聘发展的历史其实很有典型性,投资人不断变阵,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不断加深。 从2002年开始,智联招聘的创始人退出,开始引入首轮风险投资方兰馨亚洲,当时的CEO是刘浩。在前后五轮的融资过程中,先后有投资方进入或者退出,如联想投资与智基创投这两家投资方在2008年7月智联招聘启动第五轮融资时将其股份卖给了来自澳洲的Seek,成功退出。 当时智联招聘引入了澳洲最大的招聘网站Seek.com及澳洲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共计1.1亿美元的资金,前者持股四成,后者持股三成,管理层及其他股东持股30%。董事会有三个席位,刘浩一席,Seek公司及麦格理银行各一席。在这两年中,智联招聘的股权又发生了一些变更,据Seek公司的资料显示,Seek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40%左右增加到56.1%,麦格理银行次之,刘浩等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 刘浩在2009年8月辞去了CEO,原COO(首席运营官)赵鹏开始担任CEO。赵鹏仅持有智联招聘的期权,自己没有股份,也没有董事会席位。由此来看,当经营者与投资者发生矛盾冲突之时,被董事会“开除”也就不足为奇了。 Seek在26日的公告中还补充,智联招聘在收入以及利润层面持续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而Seek公司正与合伙股东—麦格理集团一起为智联招聘制定合适的管理架构和规划,以确保智联的业绩增长。 接替赵鹏的丹飞立是麦格理集团科技直投业务团队的创始人及主管,2007年调任上海,重点负责中国业务的拓展。据董事会的邮件中介绍,丹飞立参与投资过多家中外企业,并在公司上市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案例包括1999年LookSmart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及2004年Seek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挂牌上市。 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智联招聘董事会特别提到,丹飞立“曾经参与多家公司上市”的这一长处,这和邮件中涉及的“赵鹏破坏公司上市”的指控相对应。 业内人士称,智联招聘当下的最大要务就是上市,这也是赵鹏等管理团队与投资方发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VC(风险投资)投入无非是要获利,上市当然是有效的途径。但2004年,同为网络招聘行业的前程无忧上市一事,让智联招聘的上市之路变得更为艰难。不只是智联招聘如此,三大网络招聘行业的另一家公司中华英才网也面临上市困境。“三大网络招聘企业风格类似,非常趋同。前程无忧已经抢先,智联与中华英才网的上市就少了卖点,风投的耐心开始减少。”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网络招聘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是必须严重的,”艾瑞分析师苏会燕表示,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网络招聘服务本身技术的门槛并不高,产品差不多,商业模式上也没有太多的技术性壁垒。” 这几年,三大网络招聘企业在市场宣传上的投入非常大,尤以智联招聘为最。电梯里、电影上,智联招聘的狂轰乱炸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据知情人士称,“自2008年开始,智联招聘就采取不计成本、疯狂地在市场上投放广告,同时在同行高薪挖人,以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智联招聘这些举措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高额的成本。 在大打价格战之际,“各种营销费用在整个招聘网站的运营中,占很大比例。而招聘网站的求职者、用户的流动性很强,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进行一种持续性的投入,才能保持自己在用户上的优势,”据苏会燕对招聘网站的了解,“他们都会去选择一些比较强势的媒体,采用广告买断的方式,签排他性协议。而这种排他性协议的方式,会让招聘网站付出更多的资金,”正是这些不断加剧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导致招聘网站让彼此元气大伤。 据智联招聘最大股东Seek的财报显示,2008年智联招聘经营亏损1.7亿元,2009年亏损9000万元。智联招聘近日对外公开的信息则显示,2010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 虽然此前“是一段长达 12年的连续亏损历史,”就在这次高层地震发生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赵鹏也表示,智联招聘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但为何就在此际,却发生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变化。 “发生如此激烈的矛盾,既有下一步经营策略的不同,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来自业绩的压力, Seek等投资方已经入资两年,期待很高,虽然目前智联招聘的经营有所好转,但未必会达到投资人的期待,”熟悉行业的招聘网站人士说道。苏会燕也表示,业务上的压力很有可能使投资方跟管理层之间产生严重分歧。 CEO赵鹏与投资人之间的矛盾,到底谁是谁非,外人无法妄加评判。但智联招聘的动荡,折射出网络招聘行业的深层困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招聘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只有在品牌和服务品质上下功夫,才能立足市场。”分析人士也称,“此次高层人事动荡,对智联招聘的品牌会有很大影响。”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