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广告植入引起争议。有观众质疑在一个灾难题材电影中植入广告是否合适。 自上映以来,《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式广告引发观众激烈讨论。灾难片和商业片一样插入大量广告,是否合适? “这么多广告不仅冲淡了影片的重点,更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成都观众陆宇洋说。经历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陆宇洋对“地震”这个词有特殊感受。他说:“《唐山大地震》虽然表现出了地震中人们的状态,但在动情处突然出现广告,让我哭笑不得。” 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段广告:方达在杭州经营旅行社,职员问他要为旅行团上哪家公司的保险,方达答:“用中国人寿,踏实!”小陆认为,这样无关紧要的内容不该出现在电影里,“这个广告实在太生硬了,这段台词出现的时候,观众发出一阵爆笑。这样一部愁云惨雾的电影怎么可以营造出这种效果呢?” 上海观众张光尧觉得自己有种“被广告”之感,“就算是需要出现存折,也不用这么个超大特写吧?我从来没见过工商银行的存折有那么大的LOGO,太没水平了!”至于反复出现的剑南春、宝马等广告,许多观众的反应是“又来了!” 也有一些观众认为广告植入可缓解气氛。陈丹璇同父亲一同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父女俩都觉得在落泪之后出现的广告缓解了气氛,至少让人看完电影后能较快地平复情绪。陈小姐告诉记者,影片中白象电池的那段广告让她想起了“小时候我们都是用蓝色的白象电池,很怀旧”。 上海观众徐小姐看完影片后有些无奈:“影片还是蛮不错的,就是其中插入的广告让人无语。” 在重现苦难记忆、包含伤痛体验的灾难题材片《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可取与否? 业内专家认为,影片植入广告并非不可以,但要适度。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杜骏飞教授在赞同适度植入广告的同时强调:“广告植入是制作发行投入中不可避免的重要来源,这也是常情,但是应以不引起观众反感为限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齐勇峰教授也认为,虽然广告植入具有可行性,但电影作为内容产品,有其特殊性,它联结着观看者的情感和观影时的氛围,因此植入广告应以中性广告为主,悲情片中不宜插入太过喜气的品牌广告。他说,“比如剑南春、白象电池的广告可以接受,但像中国人寿的广告显得太唐突,和影片氛围格格不入”。 电影广告的植入在业界已成风。2008年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植入中国移动、清华同方电脑、茉莉餐厅、巴黎贝甜咖啡、剑南春、招商银行、摩托罗拉手机、中信证券等商家广告。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国产影片市场形势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影行业必须考虑盈利问题。适当的广告植入不仅是创收的一种形式,也是拉动现今消费的环节。 事实上,在好莱坞大片中,植入广告已“随风潜入夜”。就说最近几年的“007”系列、电影版《欲望都市》、《穿PRADA的女魔头》等影片,都有品牌的隐性广告,但因与剧情结合得较好,不唐突。 怎样在影片中植入广告?是电影人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