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终端厂商还是设备厂商,甚至是运营商都宣布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上线。跟风者的成功概率到底有多少? 继中国移动率先推出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商店以来,3月17日中国电信也宣布其“天翼空间”正式上线。自从苹果的App Store获得成功以来,几乎所有通信产业链上的厂商都开始关注应用程序商店,每个月都有不止一家厂商宣布其应用程序商店上线,让业界和用户目不暇接。 对此美国JBB研究的首席分析师兼CEO日前表示:目前包括美、韩、英、法等国政府也开始关注应用程序商店,甚至希望成为有力的推动者,这再一次说明应用程序商店的重要意义。 看上去应用程序商店前途一片光明,不过跟风显然难成大器。 App Store的成功只属于苹果? 苹果的App Store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在促进iPhone的销售上功不可没,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但是Forst&Sullivan咨询顾问邓认为苹果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首先,苹果保证用户获得应用渠道的唯一性——App Store+iTune,并辅以相应的配套设施——上网和支付的便捷性;其次,首创的商业模式和成功个案保证应用和开发者的数量;最后,完备的SDK和适配的唯一性,降低开发门槛,充分发挥开发者创造性。” 继苹果之后有不少跟风之作,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都表现平平。纵观到目前为止的多家应用商店,只有苹果仍旧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下载总量超过30亿,应用总量超过13万,平均每天新增应用几百个。紧随其后的Android Market,尽管应用总量超过2.5万,日均应用增长已达到100款。但由于开展收费模式较晚,终端的市场数量仍旧不足,开发者很难盈利,像Gameloft这样的企业都已经暂时退出Android游戏的开发。作为终端厂商的代表,诺基亚的OVI Store覆盖全球用户,但发布后3个月,应用下载量仅为1000万。即使在今年1月达到日均100万的下载量级,与苹果相比也仅相当于1/5。至于中国移动的MobileMarket,由于覆盖终端繁杂、开发人员有限、用户消费习惯等诸多原因,业务推出至今,没有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由此来看,应用程序商店并非救世主,各个厂商希望通过它实现“战略布局、弥补弱势、增加业务收入”的期望或许并不容易实现,最后留给产业和公众的只是一次盲目跟风的闹剧。毕竟多点触控屏幕、iPad这些来自于苹果的技术和产品最终只带给苹果巨大成功,而没有惠及其他跟风的企业。 邓认为这些跟风的移动应用程序商店既不具备独有的渠道优势,也没有苹果的先发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使得用户和开发者过于分散。 盲目跟风难成大器 事实上,分析这些推出应用程序商店的厂商其中的动因各有不同。首先,作为通信行业内的重要环节,以诺基亚和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企业,希望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商店巩固自己在产业中的话语权,同时肩负着推动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重任。而对于像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而言,他们并不具备运用移动应用程序商店的优势和经验,目前国际上也很少有运营商加入应用程序商店阵营获得成功的先例,只有沃达丰在部分地区做了一些相关尝试。对于“不差钱”的中国运营商而言,涉足应用程序商店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一些非通信产业链条上的厂商则希望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商店切入市场,通过影响最终用户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甚至在未来掌握终端厂商,这其中以微软和谷歌为代表。 除此之外,这一拨浪潮中,大部分是跟风之举。看到竞争对手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纷纷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商店,认为自己也该抢占一块高地而匆忙上阵。 就在应用程序上线的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之际,Flurry Analytics最近的研究观测发现,用户很容易对应用程序感到厌倦。无论是iPhone还是Android的用户,有40%的人会在第一个月内频繁访问并产生购买,但是3个月后购买行为骤降10%。该分析机构还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开发者把目光移向了乔布斯的新宠iPad,把不少像电子书这类终端应用转移到iPad上。 一面是厂商乐此不疲地建设应用程序商店,另一面则是用户开始对移动应用程序产生厌倦,应用程序商店如何创新成为时下不少国外科技类博客的重点讨论话题。看来,应用程序商店并非是一场谁都可以赴的盛宴。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