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网易开展IT编程运动会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3日 16:54 

  这是一场国内最高水平的编程比赛,这里为选手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这里是编程天才的聚集地,这里的“90后”风起云涌……

  有道技术总监包塔说:网易内部也同样进行着这样一场比赛

  “有道难题真的很难。”这是进入前50名选手的“集体哀呼”。选手刘启鹏说:“有道难题,名字就很特别——有一道难题。”选手杨大渲说:“有道难题不是‘有一道难题’,是有很多道难题。”

  就连进入前三名的选手也不例外。

  在圈内有“教主”之称,拿过两次谷歌全球挑战赛冠军、两次百度之星冠军的楼天城说,我觉得今年的“有道难题”给人印象深刻,跟去年相比,都增加了难度。在难度上可以算是中国IT公司举办比赛之最了。

  他说从初赛开始就给人特别深刻的感觉,一路到决赛都是这样。题目的选择设计,题目需要思考的深度和时间,当然这也让比赛更刺激,更有趣味性。

  冠军得主俞华程说,我也觉得今年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难。最难的几道题基本上在商业比赛中没有能超过它的了。

  而制造这些难题的“始作俑者”便是包塔,他是网易公司“有道比赛”背后所有思路的总策划。

  包塔说:“今年的比赛和去年的比赛有区别,去年的题目是和TopCoder合作的,是偏算法类型的。去年有一些选手到我们这儿实习,特别是做算法很好的选手,他们在处理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困难,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在今年的比赛里,我们加上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能够让选手处理更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算法书上都找不到答案,要考选手临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之所以出这类问题,是因为这些选手如果真要加入搜索引擎这个行业,这些问题跟工作中的问题非常相似。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我们希望整个业界在计算机行业内部,提供一种方式,让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人才,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另外,比赛过程中可以体现激情,看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是不是经常参加一些比赛。今年的前50强,他们聊天甚至吃饭时说的全是技术上的问题,能感觉他们实实在在喜欢这个。”“我还希望明年参赛的人更多。比赛人数越多对我们越有意义,对选手也越有意义。因为在这里能够找到国内最强的人跟他一起比赛,这对他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现在的参赛人数已经是业界第一了,希望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今年我们内部做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网易员工不可以参加有道难题比赛,为了满足大家相互切磋的需求,我们今年有一个内部赛,当时有一两百人参加,他们都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有杭州研究院的同事,也有游戏的同事,也进行了四轮比赛,也和选手同步评出了前10名,也会有颁奖。通过内部赛可以看出网易公司的同事实力还是很强的,对这种题目很感兴趣。丁磊也希望这样的比赛能够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提倡解决难题的风气。”

  网易高级副总裁、有道首席架构师周枫说:这是一场IT行业的全运会

  “有道难题”是丁磊和周枫去年闲聊出来的果子。

  回忆当时,周枫说:“丁总非常重视和技术人才的接触,记得当时聊到公司里面有一些我们很关注的算法方面的难题,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来解决。又聊到公司内部有这样的人,他们从很好的选拔机制走出来,有国际上的比赛,包括国内比赛的经验,就有人提出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搞这样的比赛。”

  “当时我们唯一的参照就是谷歌的比赛,他们也是和TopCoder合作的。”

  “第一年选TopCoder跟我们合作,当然我们也很荣幸他们选我们合作。因为TopCoder在这方面是全球最领先的。一起做这个赛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网易是一个民族企业,有极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网易旗下的有道搜索亦是如此。有了第一年与TopCoder的合作经验,今年的比赛,有道便完全可以独立运作了。2010年的“有道难题”全部由网易有道工程师团队来完成,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命题委员会,从设计题目到制订比赛规则,都特别用心。“比赛名字叫‘有道难题’,是整个网易公司主办的比赛,也是有道搜索举办的比赛。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想把它办成一个长期的事情,一种跟外部人才长期交流的手段。去年有17000人报名参加,今年超过了21000人,经过三轮比赛,进入决赛的50名选手,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编程比赛的最高水平。”“在这个比赛范围之内,最关心的就是所谓的高手。我们通过这个比赛能看到高手,发现高手,吸引高手。”

  “我们是当作一个品牌来做的。‘有道难题’不是一个公关事件,而是一件长期要做下去的事情。”

  “这跟丁磊先生的长期想法有关系。作为一家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出发点就是长期重视技术,而重视技术的核心就是重视技术人才。对于技术人才,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公司里长期成长,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人才聚集到公司里面来。通过这样一个比赛形式,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我们在比赛形式上,和后来国内出现的比赛不是特别一样。”“我们其实就是一场竞技比赛,比赛赛程较短,决赛是7个小时,大家做题,不是书面知识,结果的好坏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它更多的像是一个竞技项目,更像跑步,看谁跑得快,在这个比赛范畴内要的就是速度高手。”“我们对这个比赛是很满意的,完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很多时候你能够有机会让这些人才来跟你接触,这个事情本身的价值就很高。”

  这就回到我们比赛最根本的目的,抓住企业竞争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人才。

  在这里,比的是速度,比的是激情。仅举办了两届的“有道难题”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有不止一个参赛同学跟我们提意见,说去年我们发的那个奖状上面,是获奖者的ID,没有写姓名,很多选手希望今年一定要加上姓名。因为他们学校在以后的研究生保送过程中会考虑到这个因素。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说明学校也非常关注这种类型的比赛,也表明了学校对于我们赛事水平的认可。”

  和去年一样,比赛优胜者除了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之外,网易有道还专门针对选手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入围复赛的选手将自动进入网易人才库,在网易有道搜索、网易杭州研究院、网易广州游戏研发部门享有优先面试实习或全职工作的机会。

  作为网易有道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有道难题”在去年就为网易有道输送了17名优秀的技术人才,通过公司一年的培养,他们已经成长为网易有道的技术中坚力量。在比赛现场,记者见到了王良晶,他在第一届“有道难题”比赛中是第25名,随后顺利进入网易有道,目前是有道词典项目的主要开发人员。网易旗下的有道搜索正式发布仅3年,员工规模已经突破300人。

  7月26日的北京,酷暑难当,而在“有道难题”的颁奖现场,明亮的落地窗挡住了窗外的热浪,在凉意森森的大厅里,周枫跟选手们打成了一片。与其说他是网易副总裁,不如说他是一位学长,满心欢喜地看着又一茬年轻的、才华横溢的学弟脱颖而出。随着他宣布前三名获奖者的名单,历时两个半月的“有道难题——2010网易编程挑战赛”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颁发了价值60万元的奖金和奖品,加上之前的投入,今年在“有道难题”这项活动中的投入就超过100万元。跟去年的投入差不多相等。“用100万元换17个人才,值!”周枫说:

  有了梧桐树,就能招来更多的金凤凰。

  有道人力资源经理陈春晓说:都说这里的奖金高,其实,真正的高手都源自于对编程的热爱。

  无论是入围选手,还是有道高管,在清一色的男生中间,唯一的女性便显得打眼,她便是有道人力资源经理陈春晓,对于每一位选手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

  陈春晓说:“他们很自信,很专注,编程的时候非常投入。几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是用尽全力思考问题。他们也有一些生活方面的共性,较多的人比较‘宅’,业余爱好包括动漫、游戏、上网。”

  亚军得主陈世熹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即便是在领奖台上,他似乎也在发呆,他是前三名获奖者中话最少的一位。

  陈春晓却说:“陈世熹和楼天城比较低调。陈世熹的座右铭是编程高手都是Otaku!是日语里面的‘御宅男’。我还记得陈世熹去年的座右铭,他的爱好就是冥想,我们看来也许是‘发呆’。陈世熹他很有爱心,会主动帮很多选手。去年,我们的选手用TopCoder平台进行比赛,在一次单场比赛中,因为人多,结果就宕机了,外国的选手就对中国的小白们发起了一次攻击。这时,陈世熹站出来说,中国的选手很热衷于编程,后来没有来比赛,是因为11点以后学校就关灯了。他的这一段全英文的解释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人非常积极向上的一面。从这一点上,我也看到了和原先所了解的不一样的陈世熹。”“我们今年有一位选手只有16岁,刚刚取得了个人身份证就来参赛了,还进入了全国50强,是爸爸妈妈带他过来的,他特别兴奋,在这样小的年纪能够和这么多哥哥在一起比赛,不仅大开眼界,对他未来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这个年龄段的高二、高三选手有13个,他们因为在信息学奥林匹克方面的出色表现,已经被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录取了。”“我们公司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比方说包塔是1996年的NOI金牌得主,出题组的陈是1999年NOI金牌得主,王俊是2004年NOI金牌得主,他们都有相同的经历,进入清华念书,然后到我们公司工作。我们看到这些选手就想到多年前的包塔,他们是未来IT行业、互联网行业的新秀。”

  “今年我们的很多选手在写平时的爱好时会说,如果编程是一大爱好的话,这一定是我的最大爱好。大家都觉得商业比赛,得大奖可以得到很多钱是他们参赛的一个目的,但是,能够得到大奖的人一定是他真正热爱这个事情。就像得诺贝尔奖的人可能从没有想过这个,当自己专注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成功就翩然而至了。所以,中国IT行业未来的希望还是会在这样的一些新苗子身上。”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