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国内电子杂志为何不敌纸刊物

来源:中广网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6日 10:30 

风靡一时的ipad(图片来源:艾瑞网)

  2003年电子杂志以一种新媒介的形象风声水起,然而不到7年时间,杨澜、徐静蕾等创办的曾经十分有人缘的几本电子杂志却纷纷退出了市场。究竟原因何在?未来国内的电子杂志能否东山再起?相关情况连线中央台记者赵明明。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一下国内电子杂志的发展状况。

  记者:电子杂志,指的是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电子杂志作为一种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电子杂志延展性强,目前已经逐渐可移植到PDA、MP4、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在中国,电子杂志从2003年开始兴起,其后全国做电子杂志的平台数量从2005年初的三家到年底的7、8家,再到06年的上千家,国内电子杂志行业进入巅峰。不过现在的电子杂志市场上,有代表性的主流企业有的实行裁员并开始维持低成本运作,有的转型发展,有的则干脆停刊倒闭,走到破产的边缘。其中原因也是相当复杂,涉及经营模式等多方面。

  主持人:专家如何看待电子杂志的未来?它还有可能东山再起吗?

  记者:今天我就这个话题采访了IT行业的资深观察家项立刚。在项立刚看来,电子杂志的前景并不美好。他在阐述这个观点的时候,特别对比了一些传统杂志的经营情况,其实我们都知道,电子杂志是赚不到钱的,而传统杂志即使原则上赚不了太多的钱,但是基本上它也亏损不了多少。那么为什么电子杂志的处境会如此尴尬呢?项立刚认为,一方面电子杂志的周期比较短,形成的影响力往往就不够了,而且如今的电子杂志基本上是要用电脑来阅读的,而在真正的阅读过程中,其实体验并不是很好的,记者看杂志的心态有时候跟获取信息是不一样的,往往追求的是种舒适,休闲的阅读感受,而电脑上看杂志,带来的更多的是属于工作状态的一种体验感觉,舒适性比较差了,所以这也可能是电子杂志发展得不好的一个原因。

  另外项立刚提到,其实杂志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杂志的人,传统杂志大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能够保证杂志的质量不断提升,而电子杂志在互联网上收不到钱的情况下,是很难指望留住人才资源的,这也就意味着电子杂志质量难有保障。

  而且项立刚还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像IPAD的这样的产品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一个希望和未来,传统杂志将会很容易就被搬到小型的平板电脑设备上,像IPAD这样的设备,能够给读者带来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而且又能依托传统杂志的资源,所以竞争力要比电子杂志更强。

  基于这几点原因,项立刚不看好电子杂志的未来,认为这是一个很难东山再起的行业。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