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华,曾任《东南快报》副总编辑。历任《云南信息报》编委;《东南快报》总编助理、副总编辑;《生活新报》副总编辑;《春城晚报》副总编辑。现为自由文化人,致力于时事新闻漫画系列产品的研发推广。 2002年—2005年,胡荣华任职期间,也正是《东南快报》蹒跚转型并且后来居上、在榕城报业稳居一席之地的关键时刻。而作为分管编辑工作的老总之一,他的“胡式管理”给报社同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弱采强编,他总是强势介入标题修改;创新赶超,他更多关注本土读者的口味。而今,他离开东快已有五年,但扎根海西、深挖闽人闽事的编辑方向,却仍支撑着东快在激烈的本土报业竞争中异军突起。 记者:对于一份报纸来说,记者能决定稿件的内容,而编辑往往选择报纸的方向,作为分管编辑业务的老总,您当时带领东快走的是什么方向呢? 胡荣华:我是2002年5月初到东快工作的,记得当时和向先跃总编做过沟通,向总的办报理念很朴素——好看实用,我个人也很赞同。但我本人更看重一份市民报的“营养性”,也就是报纸除新闻快捷、精准传播之外的观点、娱教等生活帮助价值,所以我对市井社区报道和生活文化副刊一直很看重。 记者:都市报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传媒都面临着方向选择的问题,国内新闻好看但实用性较弱;本土新闻不扎眼,却更贴近当地民生,您认为东快走什么样的路更合适呢? 胡荣华:东快应该在彻底的新闻本土化上尝试走得更远些。福建是国内移民和海外侨民流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也是和台湾地缘血统最亲近的省份,从新闻报道题材角度看,死死扣住闽人闽事,已经足以支撑一份报纸卓尔不群。比如财经报道领域,仅仅“闽商”这一主题,如能下工夫打造,就足以做成覆盖影响闽籍商业精英们的品牌报道专栏。还有台海报道,如能和台湾新闻媒体建立广泛合作互动,也足以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专栏。涉及闽籍海外侨民社区生活之类的报道,也应该加以研究破解。至于围绕闽人闽事展开的独立时事评论版,我也觉得很有操作空间,比如请像谢有顺这样的闽籍独立文化评论人开设专栏,一定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力。从亲近读者角度考量,东快的内容若能在“闽人天下,天下闽人”层面系统构建,将来就一定会在福建乃至国内报业别具一格。 记者:您在任期间印象最深的新闻操作案例有哪些? 胡荣华:本埠新闻印象深刻的有三组:一是卢展工主政福建提出“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并最后由福建省委省政府通过,东快在头版放量做了详尽的专题导读,并率先使用“海西”简称;二是那组由国际新闻引发的落地采访报道“在地狱与天堂之间”,对偷渡海外的福建侨民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度透视;其三就是专栏记者郑芳采写的关于福建名流世家的历史钩沉系列旧闻新翻文章。国际新闻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美国攻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的长线专题报道,当时东快对美国的攻击时间提前两天进行了准确的预见,并提前一周精心制作了“蚁象之战”特刊。 记者:在东快任职期间,最让您感到快乐的事是什么? 胡荣华:最快乐的事情和办报无关,和生活有关——我重组家庭,还喜得千金,并结交了一批闽籍职业同好,还爱上闽菜大吃海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