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日报道:8月2日,美国商业巨头西德尼 哈曼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从《华盛顿邮报》集团手中收购了有着77年历史的《新闻周刊》,并承担该刊物的全部债务。据报道,《新闻周刊》自2007年以来已经亏损了4400万美元,一度面临停刊。 受金融危机和新媒体的冲击,全世界的媒体大亨纷纷收紧对传统媒体的投资,而中国近两年来每年还有新的杂志创刊。 朱学东于去年5月推出了全新改版的《中国周刊》。根据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以及对市场的观察,他认为中国的新闻期刊市场与英美等国不同,仍然具有发展潜力,而且竞争不是很激烈。 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杂志传播的是价值观。现在中国人正走到需要阅读这些东西的阶段。 “人的知识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会产生阅读深度报道的需求。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这个需求不会被打断,因为中国有足够庞大的群体。即使有人被iPad和互联网吸引了,还是会有人喜欢杂志。” 他希望做一本“有尊严,有思想,有价值,有盈利”的杂志。这也是很多媒体从业人员的一个心结。 过去5至10年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杂志在中国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一批销量不错的主流刊物。《三联生活周刊》从2005年起每年发行和广告各增长15%-20%;《中国国家地理》近年来的业绩保持了每年大约30%-40%的增长;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文摘类期刊《看天下》经美国BPA认证,发行量从去年下半年的49万份涨到了今年上半年的65万份。 业内人士认为,杂志市场的形成与2003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发展周期有很大的关联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读者能够接受相对较贵的杂志消费,老百姓的阅读需求也随之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TR发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刊例广告花费达2770亿元人民币,其中杂志广告花费市场价值总额为70.89亿元,同比增长21%。但是在所有类别媒体的广告花费中,杂志的份额只有2%。 财新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吴传晖表示,杂志在中国起步晚、份额少。大约12年前,财经类杂志还不为人所知。当时连这个概念都没有,也没人会告诉别人自己在一家财经类杂志工作。直到过去十年间才形成了财经类杂志的群体,而市场格局的形成大概是近五六年的事。 据《南风窗》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陈中介绍,近10年来发展较快的中国新闻期刊市场还处于上升阶段,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他告诉记者:“中国9000多种期刊,时政新闻类属于一小撮,10个手指头数不过去。” 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总印数31.5亿册,营业收入146亿元,利润12.4亿元。 这个数字与1978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那时我国期刊总印数只有5.58亿册,到了1985年才达到25.6亿册。但是从1985到2007这20多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刊业改革的步伐却跟不上,总印数始终在25亿到30亿册之间徘徊。 据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介绍,在现有的近万种期刊里,消费类期刊只有1000种左右。相比之下,美国有1.2万种杂志,其中消费类杂志有8000多种。 在石峰看来,期刊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能不能到位。他说:“体制问题是杂志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问题都解决不了。” 就拿刊号来说,目前在我国新刊号很难批下来,而期刊淘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除非出现政治错误或严重违规,新闻出版总署可以吊销刊号以外,一个期刊即便已经休刊,一般也不会把刊号让出来,而是通过出租、转让等国家政策不允许的方式获利。 “期刊应该是流动的,不断有新的出来,旧的死掉,但是现在做不到。一潭活水变成了一潭死水。”石峰说。 从消费能力和阅读习惯来看,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刚刚形成的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新媒体还没有形成显著影响,杂志有机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读者群。 朱学东表示,“中国是后发新兴市场国家,比美国节奏慢,美国走过的路我们肯定会走,但是一定会比它滞后一些。这一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某种机会。” 他认为,随着移动无线媒体的增长,中国期刊市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变得有限了。 让一些传媒人感到不安的是,中国杂志在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就遭遇新媒体的冲击,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看天下》执行发行人李红平正准备把杂志内容搬上iPhone移动终端。据他判断,新媒体对杂志行业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有纸媒都必须考虑三五年之后怎么办。 其他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新技术不一定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终结。维可伟表示,纸媒和数字媒体应该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他说:“中国有悠久的印刷史。除非在媒体市场的个别领域,我不认为中国会放弃传统出版。” 吴传晖也认为新媒体对杂志来说是个机会。杂志生产的是内容,是高品质的财经资讯和新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杂志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去传播这些内容。 在她看来,未来杂志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多媒体融合。一个以做平面为主的媒体在思路、技能、表现形式上和新媒体都是不一样的。管理层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在新媒体环境下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使之不仅能理解杂志生产的一流内容,而且能通过各种多媒体平台将其准确无误地呈现给读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杂志坚持内容为王,新媒体就不会对杂志产生很大的冲击,反而会拓宽现有的传播途径。 “就像传统工业产品一样,人家技术领先,根本不怕你模仿、抄袭、跟进。它永远在最前沿,掘的是最满的那一桶金。后续跟进的拷贝者、模仿者也就能啃点骨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说。 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很多杂志社都已经着手进行与新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尝试。今年4月,《新世纪》周刊推出了iPhone客户端,马上还要推出iPad版本。《中国国家地理》在iPhone和iPad上也已测试上线,根据不同的内容组合,有不同的收费方式。 据《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介绍,他们从今年开始把较大的精力投入多媒体的探讨,预计今年四季度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模式。该杂志还在尝试做一个面向高端读者的社区网络,以方便高端读者谈论他们的爱好和共同关心的话题。朱伟认为,未来纸质的低端媒体与高端媒体会两极分化,少量存活下来的高端媒体传播方式会更加多元化。 在杂志与新媒体的合作探索阶段,新的盈利模式还没有被发现。由于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免费午餐的文化,网民对收费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根据财新传媒的市场调查,网络广告目前已经被广为接受,财新传媒的客户在把一些广告预算往互联网上投放;而在移动互联网上,收费也已经被证明是可为的。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