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江淮》杂志2009年办刊 与时俱进 增强影响力

来源:广告买卖网改写  发布日期: 2010年10月18日 13:14 

  【广告网】进入新世纪后,新闻媒体的竞争开始加剧。由于读者的观念、构成、地位和阅读习惯等方面水平提升,读者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党刊作为传统纸质的代表性媒体,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共安徽省委党刊《江淮》杂志的办刊镜头一,谈谈如何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党刊的指导性和影响力。

  创新时政报道,高唱主旋律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报道好中央和省委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是党刊的职责和使命。过去,《江淮》杂志做时政方面的报道往往是采取灌输式的宣传,大量刊登领导署名文章或文件原文,既占用了版面,对读者又起不到很好的学刊用刊效果。2009年,《江淮》杂志主动适应读者的需求,对政务报道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改过去的灌输式为交谈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专家、读者的肯定。

  创新报道形式。注意运用消息、通讯等体裁的文章报道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如对2009年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安徽省组织工作会议、安徽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部地区博览会的报道,分别采用了本刊讯、省长笔谈等活泼的文体,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读者普遍欢迎。

  创新栏目设置。2009年,《江淮》杂志派出多个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读者调研,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后,根据读者的要求,增设了“要事要闻”栏目,摘要报道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新近出台的重要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精心策划推出了“重要言论”栏目,摘录省委领导最近的、最重要的、最精彩的又是基层最需要的言论,进行集中展示。

  创新主题宣传,实践“三贴近”

  围绕重大主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紧跟省委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寻找契合点和切入点,是提高党刊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指导性的重要途径。中央领导在谈到新闻宣传工作时曾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江淮》杂志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在常规设置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栏目下面,细化出多个子栏目。如“学习体会”、“实践成果”、“心灵感言”、“建言献策”、“知识问答”等,这些子栏目都是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既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又紧紧贴近基层群众身边的生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创新“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宣传。对这一重大活动、重大题材的宣传,《江淮》杂志打破常规,探寻重大政治题材的大众化、通俗化的宣传形式,分别以“衣、食、住、行”为主题,进行系列策划,贴近基层、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以唠家常的方式,深度报道建国6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给读者以极强的亲切感、亲近感。同时推出“我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征文,连续刊发6期,请老百姓讲述60年来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岁月,回顾60年来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和难忘瞬间。展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优美画卷,感受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聆听新中国铿锵前行的时代足音。

  创新“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立即行动,开辟了“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专栏,浓墨重彩地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约请中央参加“四中全会《决定》起草”的有关专家对四中全会精神和《决定》进行解读,并在“党建论坛”、“党建巡礼”、“江淮时评”等栏目同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宣传,为安徽省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潮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江淮》还创造性地开设了“专题访谈”栏目,记者深入到有关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党委书记进行现场采访,了解这些地方和部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和贯彻成果,这是办刊者与读者的良好互动,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热烈欢迎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创新“省委中心工作”的宣传。《江淮》杂志紧紧围绕省委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出的“抓三保、赶两湖、超万亿”的工作方针,舍得拿出大量版面,请专家、学者和经济建设一线的工作者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应对良策;同时,大篇幅报道在危机中“化危为机、危中求机”的重大典型,增强安徽省走出危机的信心;在“江淮时评”推出了系列评论文章,号召全省紧紧团结在省委周围,与省委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发展信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凝心聚力谋发展,奋发有为促崛起。

  创新党建报道,服务学刊用刊

  党刊的读者主体是广大党建、党务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最大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实用、有效的文化产品,让他们拿到党刊就会主动去阅读、去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就会主动去运用,用以指导实际工作。《江淮》杂志把党建、党务工作的宣传始终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创新宣传内容。时刻关注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提法、新举措,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为基层及时提供前沿理论和工作方法。为此,《江淮》杂志,在“党建论坛”栏目,先是根据2009年初中央领导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五个坚持”组织刊发了系列评论文章;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又根据《决定》中的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组织刊发了系列评论文章,对基层的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基层党课”栏目,先是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我们就超前谋划,围绕四中全会的议题刊登党课《领导干部要经常核算廉洁从政账》;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又及时跟进,刊登党课《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等。在“党建巡礼”栏目,我们主动采集信息,寻找机会入基层进行采访、约稿,挖掘各地的党建工作亮点。

  创新宣传形式。开设“支部园地”栏目,面向党支部,分设“工作漫谈”、“支书风采”、“工作交流”、“知识问答”等子栏目,触角直接伸到最基层。开设《党建在线》栏目,每条在线文章都只有300~500字,短小精悍地介绍各地、各部门创新性地开展党建、党务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基本上保证每期省内2面、省外2面,容纳近20条信息,深受广大党建、党务工作者的欢迎;根据读者的需求,增设“近期省管干部任免动态”、“激浊扬清”、“案例剖析”栏目,扩大党建宣传容量。在党建方面的通讯文章编辑时,增加了导读、按语、提示、链接,极大地活泼了版面,也给读者带去清新的感受。

创新典型报道,凸显地方亮点

  典型报道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读者能起到示范、感召作用,及时宣传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线的新做法、新经验、新典型,对办好党刊至关重要。安徽是出经验的地方,改革开放就是从安徽开始的,为此,《江淮》杂志十分重视对典型的宣传,不断创新典型报道形式。

  带着热情找亮点。编辑部里的同志经常跑部门、跑基层,搜集信息,寻找亮点;编辑部经常召开会议,同志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发现亮点,我们的编辑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或去现场采访,或通过电话采访,或约请有关作者采写,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进行宣传报道。先后挖掘并宣传了沈浩、周世龙等一批新时代的楷模,挖掘并宣传了“动车组工程”、“党员议事会”等一批创新工作方式的典型经验。沈浩同志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后,《江淮》杂志敏锐地捕捉到事件的典型意义和新闻性,立即由社长带着一位副总编赶到现场,取得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小岗人民的好书记——追记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的通讯报道,发表在当月期的《江淮》上,产生了很好的新闻效应。

  带着感情写典型。在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后,编辑部总会认真研读,仔细分析,用真情把人物或事件写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活色生香。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刊可读性

  可读性是期刊的生命,党刊是办给群众看的,只有让群众看得懂、喜欢看,我们的党刊才能起到我们预期的宣传效果。《江淮》杂志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基层调研,了解基层的情况,听取基层的意见,发现基层的新鲜经验,学习基层的创新实践,从而提供适应基层读者实际需要的作品;刊登“读者评刊表”,研究读者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对好的建议且又有能力做到的,及时采纳并调整思路。

  在确定每一期选题的时候,都要分别召开编辑部的选题研讨会、总编辑调研会、编委会、编前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对刊物的选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要求每一个编辑把自己作为第一读者,看看这类文章是不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读者会不会对这类选题产生兴趣,确保每一个选题都是读者的需要。在约稿的时候,要求编辑起草详细的约稿函,明确而具体地讲清文体、内容、字数,甚至对语言的表达都有要求。

  注重选用基层来稿、向基层约稿。基层稿件虽然有时在文字艺术方面逊色一些,但语言鲜活,事件原汁原味,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能受大多数读者的喜爱。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的时候,注意把政策进行解读式宣传,把深奥的理论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表述。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