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浅析新闻晨报环境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4日 10:40 

 媒体竞争已经从“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了“影响力经济时代”,传统媒体如果不从战略上注重影响力的建设和铸造,不从品牌上丰富自身内涵与文化,未来的路将很迷茫。作为面向上海中青年上班族的都市报,新闻晨报除了注重选择读者需要的新闻外,还主动从价值观建设出发,在环境报道方面作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从2007年开始,新闻晨报对环境报道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采访和研究,并率全国平面媒体之先,于年底成立环境新闻部,每周推出4个“地球”版面,创办“东滩论坛”,成立晨报“绿色俱乐部”,以主流和负责的态度,在环保新闻领域探索和创新,和读者一起认识和承担“第四道德”和“绿色责任”。

  为什么做:

  媒体自身的责任担当和影响力建设


  为什么要凸出环境报道?有人说,慈善和环保是21世纪最大的时尚。但是,新闻晨报并不是想贴上一个时尚的标签。当时,晨报创刊7年,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产品形态,并以鲜活、实用的新闻赢得了上海60万读者的青睐,以每年近3亿元的利润创造了广告市场的奇迹。如何保护好晨报的“金矿”?对采编团队而言,就是如何做好读者需要和喜欢的新闻,增加和读者的粘合度,提升读者对晨报的认同度和忠诚度。

  在研究读者需求的同时,晨报坚持主流新闻理想和价值标杆:读者需要的,并不一定要做;我们做的,一定是读者需要的。经过团队讨论和读者调研,晨报决策者认为,环境报道未必是读者当前最大的需要和喜爱,也不能马上带来广告效应,然而,对环保的热情在全球正向提升中,关注环境是读者的根本需求或潜在需求,晨报应先作一些思考,先作一些探索,先作一些努力。

  作为媒体形象,晨报有意愿、有能力、有热情去做一个价值观建设的领先者,做环境责任担当的推动者,并且通过传播的效应来扩展绿色的影响力。一份负责任的都市报,有义务和责任与读者一起去建设新的道德标杆,并且享受其中给人带来的精神满足。

  想做什么:

  有多少空间我们可以想象


  开拓一个新的新闻领域,首先考验的是采编团队的策划力和想象力。报道策划取决于视野,视野取决于学习,而学习决定了我们的想象。

  想做什么?环境领域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全球变暖”和“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话题。2007年以来,由于卡特里娜飓风、印尼海啸等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增多,晨报介入的节奏也算踩得及时。全球变暖、IPCC、绿色经济、环保论坛,全球对人类气候变化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这为晨报推出环境版面预热了读者期待。

  2007年,晨报邀请有活力、有激情的采编骨干组成“柔性小组”,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先期切入环境报道。而后,报社决策层汲取其中他们的思考与尝试,使得环境报道的总体构思逐步明朗。

  学习起步,提升对环境报道的认识标杆。柔性小组成员把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共同讨论,分享收获,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对话。

  研究入手,开拓环境报道的内涵和外延。柔性小组成员从各个层面入手,采访、编辑、摄影、策划、协调、指挥,切入拓展环境报道;从全球、国内、本土,划块分割,探讨与读者兴趣点的贴近性。

  创新为本,努力做出晨报环境报道的看点。柔性小组成员进入各自的角色,从新闻的角度切入,对环境报道可以做些什么、可以想些什么、又希望做些什么,展开多次的思想碰撞和互相启发,变新闻创新为增量的基础,最终落实在环境报道新的看点上。

  全球视野,人类命题,新闻视角,人文探讨。环境是全球性的学术领域,环境与政治、经济和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柔性小组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把环境报道的切入点置于全球视野,把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研究的前沿信息发布给读者。

  全球视野关注环境变化,新闻视角切入人类生活,这是柔性小组对环境报道的认识,也是晨报环境报道的总体目标。环境,这是非常有想象空间和无限可能的领域,它的变化也许超乎人类目前的认知。作为媒体,有必要作一次前瞻的追问,以起到警示人类的责任。这是一次探索,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不仅是环境与人类命运的探索,也是新闻拓展的一次探索。也许晨报走不到那么远,但是只有晨报先想到了,才有可能走到可以到达的地方。

 能做什么:

  想得更远些,走得更快些


  晨报思考了,晨报也行动了。

  2007年4月,晨报特派记者李艳秋赴日本海洋技术中心的“地球模拟器”实验室,实地了解到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最新预测。她的报道告诉读者:“天灾机器已预测,只待人类有所为”。

  这一年,特派记者田辉在美国飓风中心了解风暴的秘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乐观的消息——2007将是一个“飓风高发年”。

  这一年,特派记者程艳赴德国采访“罗马俱乐部”秘书长马丁·里斯,正是这个国际环保组织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划时代的警告:“增长的极限”。如今,这个环保先驱再度发出警告:科技无法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2009年,特派记者郁文艳在荷兰记录从“围海造田”到“还田于海”的变迁,报告了当地政府为推动与环境和谐相处而率先否定了既定政策,并鼓励科技用于“漂浮房屋”,以应对海上生活的需求。

  同年,特派记者葛志浩从马尔代夫带来了马尔代夫副总统对环境的忧虑,还亲身体验了马尔代夫诡异的雷暴雨天气——环境的突变似乎已经在一些地方成为现实。

  同年,特派记者程艳又采访了“罗马俱乐部”秘书长马丁·里斯,记叙了他的警告:人类要“等到2012再行动已太晚”,必须以前瞻的理念,预防人类面临的“气候突变”灾难。

  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为了启蒙气候问题的关注和引领对气候会议的思考,晨报经过两个多月的策划,推出了16个版的特刊《人类命运的拐点》,宏观解读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鲜明地提出:“也许我们人类正处在一个新旧文明交替的拐点上,也许,我们足够幸运,有足够的智慧,彻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许,我们不那么幸运,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经历一次人与自然冲撞的劫难。”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鲜活报道和前沿的观点,让读者看到了国际精英的前瞻性忧思,也看到了环境的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命题,激发读者对这一领域报道的持续关注。

  1.一个版面,一个团队。鉴于此,晨报从2007年9月成立环境气候新闻部,开辟专门报道环境和气候事务的“地球”版。这个部门有5位年轻采编人员,旨在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危机,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

  “我们想到,我们走到,我们看到,我们记录。”晨报“地球版”开办之初,就相继推出《地球生物报告》、《地球诊断报告》、《地球能源报告》及“气候影响我们的生活”系列报道等,以更为开阔的视野,讲述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2007年12月,记者韩小妮赴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大会”,进行了为期近半个月的连续直播式报道,新颖的视角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同时也开拓了晨报读者的阅读广度。

  2008年5月,晨报为纪念“九八抗洪”10周年,派出采访小组探源并追寻万里母亲河,完成了“长江水资源报告”系列报道,成为读者绿色思维以及绿色行动的引领者。

  2009年12月,晨报派出记者李艳秋、周凯、韩小妮赴哥本哈根,每天以2至3个版的信息发布,传递全球最高层次的气候思考。同时,晨报印刷了1000份“绿色创想”的英文特刊带到哥本哈根,成为当地唯一一份中国媒体带去的宣传报刊。记者在现场发放,体现了中国媒体和读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引来了CNN、法新社等外国媒体的关注与采访。

  在不断的探索中,晨报的“地球”版没有把自己的视线囿于环保和气候的生活类话题,而是紧密跟踪国内的环境现状和气候大事件,即时跟进报道,尝试用生活化的方式,将国际最前沿、最流行的知识和理念普及给读者,在恰当的时机以互动的方式提高读者主动性与参与度。

  2.两届“东滩论坛”,一个“绿色俱乐部”。晨报在追求环保报道的亲民性之外,还尝试从高端入手,寻找志同道合者,以群体之合力唤起公众对环保的觉醒。

  2008年11月,新闻晨报在上海唯一的生态岛和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湿地主办了“东滩论坛”,政府环保部门、著名跨国公司、环境学术界代表及非政府组织等40余名高层管理人员与会。作为论坛的特殊嘉宾,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威科学家、素有“国际生态城之父”之称的芬兰学者艾洛·帕罗海墨和日本“地球模拟器中心”首席科学家佐藤哲到会作主题演讲。论坛发布了《东滩宣言》,并成立“绿色公民俱乐部”,与会机构和企业共同承诺将致力于环保事业。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还发来贺信,称赞新闻晨报主动发起、承担这次高层次、跨国界的环保论坛,是我国媒体在环保领域真正成熟的表现,对于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09年11月27日,晨报第二届“东滩论坛”在上海世纪公园举行。此时,正是中美双方宣布参加哥本哈根大会减排目标的日子。论坛上,“气候智囊”邹骥教授、杨富强博士、于宏源博士剖析全球气候变化局势,展望哥本哈根大会前景,还从不同视角解读如何破解气候迷局。这一届“东滩论坛”,不仅为晨报读者带来了前沿的新闻内容,还吸引了国内外18家知名企业加盟晨报“绿色俱乐部”,共同发布《绿色宣言》。

  论坛因其客观、独立性和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加入晨报绿色俱乐部。这是媒体影响力扩展的基础。今年,一批汽车企业希望由晨报牵头,举办企业界的环保论坛,以表达汽车业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努力。

  3. 3年,3代环保袋。2007年国际环境日之际,晨报率先推出自己设计制作的1万个环保袋,在上海6个最热闹的地方发放,呼吁大家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在上海开风气之先。2008年3月,国家出台“限塑令”,围绕这一与民众生活习惯关联极大的新闻,晨报适时推出环保袋设计大赛,近百人寄来手稿,有的还亲手缝出具有个人创意的环保袋。之后,以选出的最佳作品设计图印制环保袋,在晨报读者日发放给市民,同时精心编制特刊《环保三十六计》,拉近环保与生活的距离,让环保和读者更贴近。

  2009年的国际环境日,晨报推出了第三代自己设计的环保袋,用杜邦新型材料制成可折叠款式,双面可用:一面印成橙色,表示读者对环保的热情;另一面绿色,表达晨报对环境的关注。

  今年,晨报将继续以第四代环保袋的推广方式传递新的理念。其实,环保离人们并不远,有时只是一个“手袋”的距离。

  3年多的实践与思考,晨报在环境报道方面走在了都市报同行的前面。但是,晨报还不满足,继续思考环境报道的特色如何形成和奠定,如何在内容产品里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如何对晨报的品牌形象形成新的亮点。总之,在环保领域坚持更多的信息传递、价值传播、理念塑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晨报愿意继续努力地去破题,去解题。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