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华时报》可是中国的老字号报纸,它的销量也是在同行业中比较高的,最近的一项统计中,该报的目击版内容最受人们的关注。
《京华时报》可是中国的老字号报纸,它的销量也是在同行业中比较高的,最近的一项统计中,该报的目击版内容最受人们的关注。
“鲜明的大图片、大标题,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在视觉冲击的同时,心灵也为之深深震撼。”这是一位老读者对《京华时报》目击版的认知评价。据对本报读者的不完全统计,图片目击的报道内容最受追捧。
2009年3月17日,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第一个目击版《美院大火》挑动了读者视觉神经。从此以后,以现场图片表达为主,文字为辅的新闻图片版成为常态,形成《京华时报》的“第二封面”。
第二封面的突破
什么是第二封面?A3版就是。翻开报纸封面后,读者目光的第一落点。其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个侧面的例证是,该版昂贵的广告刊例价格。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创了图片版的先河,随后效仿者众,“2005年以后,都市报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广告部门不愿意拿一个版面去讲一个故事。”京华时报图片部总监骆永红说,图片版自那时起,逐渐走衰。
但京华时报社领导在2009年初的改版思路却是:成立目击版,打造第二封面。“这既是对本报自身的挑战,也是对同城媒体乃至同行的挑战。”骆永红随后看到了目击版在业内的影响力——各报或将图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或加大图片在版面上的分量。
目击版不同于图片故事,后者通常是个读者并不陌生的话题,往往酝酿许久;前者则追求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和贴近性,地缘上优选本地新闻,其次是国内,最后是国外。“读者不再有时间和兴趣去阅读一个整版图片所讲述的某个没有时效性的故事。”骆永红从一开始就确定,目击版要在头版的基础上,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全方位的视觉还原
目击版面的主要元素是新闻图片,照片数量一般在3张以上。“因为主图涵盖了事件所有的核心部分,里面有关键要素。”骆永红解读道,图片的优势在于真切、直观和现场感,可以传递情感。
但该版面的图片并不受摄影设备的局限,摄影记者有时候PK不过普通市民,“报纸第一次开始用手机照片,是在和平门地铁大火事件中,我们接到了读者的收集照片和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最职业的我放在了最后作选择,数码相机其次,手机的选择我放在了最前面。尽管像素很低,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传递第一现场,内容是最重要的。”因为骆永红的这一理念,目击版曾在狙击手击毙女童挟持者事件中,给读者开出了数千元的图片稿费。
目击版的前任编辑刘贺海对版面的定位是,不是拼凑同类项,“而是对单一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视觉还原和多角度的画面解析”。所以摄影记者说,在拍摄目击题材时,会考虑很多角度,特别会关注事件中人的状态,“因为人物往往是事件的核心”。
骆永红坦言,目击版的推出对锻炼摄影记者队伍有着积极的影响,“他们的视觉表现力在提高”。这个版面是摄影记者的沙场,一位摄影实习生的切身感受是:“只要一提到目击,我全身的血液流动都在加速。”
这虽然是个视觉主打的版面,但题材的选定则是由画面的视觉价值和新闻价值共同决定的。骆永红将其称为“文字和图片的博弈”,通过两者中和,尽可能把好的一面亮出来。
打破常规的文字
目击版的文字不太常规,因为现任编辑张武说,“要尽量避免现场描述”,这与其他版面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要求。但目击版的文字是配合图片的,“最忌讳干巴巴”,图片是现场最好的展现形式,文字以讲述“惊魂一刻”的经历、“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是追问延伸为佳。“所谓‘见人见事’,前者是要靠文字体现的。”
由于强调时效性,所以目击版的天然特性之一是无法备稿,读者看到的每期目击版都是“热乎的”。该版面的选题主要来自热线、时事和政法新闻,这是有数据支撑的,张武接手目击版3个月来,每天都会进行统计,包括题材、照片张数、版面大小、黑白或彩色等诸多方面。
现在,张武在谋求目击题材的拓宽,将文娱、体育等领域也纳入进来,11月5日的《硬汉有情》,就选择了马拉多纳担任红基会温暖大使的题材。“这会使目击版更富有可读性和娱乐性,也能调动不同口线摄影记者的积极性。”
对于责编张武而言,目击版是典型的团队合作产物,文字和图片记者提供厉害的素材,责编、图编和美编呈现精彩的版面。这其中,等待图片的过程最显漫长,因为张武“直到看到图片才定心”。在骆永红的文图博弈论中,通过两者的相互亲近、理解,“最后受益的是版面,是报纸,是捧起这份报纸的阅读者”。
目击版自诞生起就是浓眉大眼的样子,性格张扬。20个月后的今天,它的风格保持了延续。以后,其味亦不变,“眼见为实”的乐趣仍然不断。
相关新闻: 京华时报广告收入跃居全国报业榜首 京华时报DM夹报广告介绍 《京华时报》:打造“百年京华”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