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综合性招聘网站存在明显弊病 地区人才网站将崛起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4日 16:37 

  摘要:如今国内的招聘网站很多,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更是占据着招聘网站的半壁河山。但是专业人士表示由于综合招聘网站存在着明显的弊病,未来地区人才网站将会发展起来。

 

  如今国内的招聘网站很多,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更是占据着招聘网站的半壁河山。但是专业人士表示由于综合招聘网站存在着明显的弊病,未来地区人才网站将会发展起来。

 

  本土化是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吴强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虽然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已经树立了注重用户需求的基本意识,这充分体现在互联网企业种类的丰富上,比如信息获取类网站、交流沟通类网站、网络娱乐类网站、商务交易类网站等各种类型的网站层出不穷。在受众对信息的要求中,越贴近自身、对受众影响程度越大的信息,越受受众的关注;离受众越近的信息,越能让受众感受到真实性,也越符合其需求。因此从整个互联网来看,不管是行业类网站还是门户类网站,都在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比如门户网站,在提供国际国内综合新闻的同时,纷纷开通地区频道,提供本地新闻信息。本土化已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

 

  吴强指出,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深入以及网民数量的逐年增加,受众的小众化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本土化则是其中最显著的特征,这为中国的所有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机遇。中国目前有4.2亿网民,这个数字在未来将以更快的速度递增,本土化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谁能深度挖掘出这些市场需求,让市场需求转化成实际的效益,谁就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适应本土化的发展趋势,提供本土化的信息服务,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必须做到的事情。

 

  综合性人才网站存在明显弊端

 

  吴强说,综合性人才网站涉及行业广,职位多,职位信息分布的地域也比较广,对求职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平台,但综合性人才网站存在明显弊端。

 

  吴强指出,虽然综合性人才网站都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运营思路,在此基础上的服务理念也是以企业为主,但相对于地方性的人才网站,其收费偏高,这就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必须权衡招聘成本。而地区性人才网站无论是在价位上还是服务上。能够更加贴合本地中小企业的需求,更能获得中小企业的青睐。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超过3000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在这个无比巨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上,综合性人才网站显然并不具有优势。

 

  同时综合性人才网站的广告业务在其整个网站运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网站的媒体功能正逐步取代招聘服务功能的主要地位,其职位信息的匹配度也非常低。地区性人才网站则始终秉持人力资源服务这一根本使命,着重于提升求职招聘服务质量,用户量稳步上升,比如伍亿人才招聘网的地区网站日访问量已超过260万人次。综合性招聘网站若再不改进,必将失去越来越多的用户。

 

  地区人才网站威胁综合招聘网站的垄断地位

 

  吴强表示,地区性人才网站完全符合互联网的本土化发展趋势。在齐鲁人才网进行的问卷调查中,43.3%的调查者表示省级综合招聘网站是他们求职的首选。而伍亿人才招聘网在全国31个省市建立的独立地区网站,能够准确锁定用户群,更加便捷地与用户展开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精确满足用户的需求,像山东的齐鲁人才网、河北的燕赵人才网、上海的大上海人才网、江苏的扬子人才网等,已经在当地树立起了服务品牌。可见,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求职者来说,选择地区性人才网能够使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求职招聘服务。

 

  吴强指出,在山东、广东等地,地区性人才网站比三大综合招聘网站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支持。尤其在是地区性人才网站积淀最沉厚、全国性综合招聘网站力量比较薄弱的二三线城市,随着广大求职者“逃离北上广”转战到二三线城市求职,这股求职力量为地区性人才网站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地区性招聘网站正凭借其长期运营积累的巨大用户群及人才资料储备,以及其运营模式等优势,正在逐渐分割全国性综合招聘网站的市场份额。

 

  吴强说,虽然从目前看来,国内几大综合性招聘网站凭借其资本实力、市场积累等优势,仍然占据着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地区性人才网站因为适应了互联网的本土化要求,其所存在的市场潜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在未来必将获得巨大发展,而这种发展将会直接冲击综合性招聘网站的地位。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综合性招聘网站只有更加细化目标市场,注重地方用户特点需求,才能保证不会被越来越受市场青睐的地区性人才网站所取代。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