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何时,贴片广告已经成为了电影增加收入的又一个形式,最近有消息表示2010年中国电影贴片广告或已达到4.2亿,较去年增长了82.6%,而明年预测的收入更是达到了9.4亿元。
不知何时,贴片广告已经成为了电影增加收入的又一个形式,最近有消息表示2010年中国电影贴片广告或已达到4.2亿,较去年增长了82.6%,而明年预测的收入更是达到了9.4亿元。 提前5分钟走进放映厅,灯已全关,黑暗中怀着期待眼望前方……20分钟过去了,却还陷在座椅里望眼欲穿。汽车、服装、网站,一个又一个广告霸着大银幕……25分钟,很长很过分。 观众反感,“独特环境”是个忽悠 在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飙升的强力刺激下,广告群起而贴之。据娱乐业咨询公司“艺恩”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电影贴片广告市场规模可能已达4.2亿元,比上年增长82.6%,而2012年预计是..4亿元,增速比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快两倍。 如此“牛气”,有何道理?许多做贴片广告的商人,爱拿电影院的“独特环境”说事,宣扬“环境好,广告效果就好”。 “影院里只有银幕是亮的,别的全黑,这种环境赶走了干扰信息,人的注意力集中!”“银幕大,广告气势就大、冲击力就强,给人印象深!”至于价格,在一部电影前贴30秒到60秒,广告花费300万到500万,跟植入式广告比,“性价比高得多!”甚至还有人鼓吹,“你贴的那部影片得到的评价高,你的广告效果也会水涨船高。” 实际情形怎样呢?“贴片广告?谁看那个呀!”电影院门口,一位刚看完《赵氏孤儿》的观众听了记者的发问有点惊讶。半天,她才想起来:“有个汽车广告,奔驰还是宝马不太清楚;好像还有个服装品牌形象片……”十几分钟贴片,数十条广告,愣是没留下什么有效信息。 “电影贴片广告是被强迫看的,观众有抵触心理。”消费心理学专家一语揭穿广告商苦心编排的“独特环境说”:观众想看而且花钱买票来看的是电影,注意力有相当的“排他性”,对广告视而“不见”实属正常。当然也有人看了,但这很可能伴随着不快甚至恼怒的情绪―――歪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在电影“正片”开映前白等着的十几分钟里,观众“火气”指数相当于平常苦等一小时。看得不开心,做广告的企业能得到多少“美誉度”? 虎头蛇尾,假电影灭了真电影 上星期一个下午,记者到北京某影城看《让子弹飞》,卖电影票的工作人员照老规矩,在放映时间“14时30分”上划了个圈,并提醒“提前5分钟入场”。可14时20分左右,检票人员已在大声招呼,进场后,贴片广告正轰炸,直到14时40分。 灯关得早,也亮得早。《让子弹飞》片尾字幕还没放完,灯光已全亮,保洁员则握着扫把站在座椅旁。多数观众赶紧站起、仓促离开,个别想把字幕看完的影迷,不得不厚着脸皮坚持,不过也坚持不到最后,因为影片不久就被掐断了。 “《孔子》的片尾曲是王菲唱的,我很想听完,结果听了没几句就黑屏了。”北京市民郭小姐告诉记者,为这事她在心里暗暗较真:自己花钱买下的理应是整部电影的内容,可为何在前头给强迫看了足足十几分钟广告,后头又掐掉了本应播映的片尾?这不等于是短斤少两、消费侵权吗? “虎头蛇尾”已是全国电影院的通病,因为快快送客,才能快快迎客,挤出时间把下一场广告贴上,时间就是金钱。 由于“贴片大军”越来越壮大,广告投放商“牛”了,便玩起各种花招,越火的片子广告时间越长,观众越受煎熬。 其实,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在2004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规定电影贴片广告的招商发布权归影片版权方所有,未经影片版权方同意,任何单位不得搭载、删减贴片广告;2009年7月,又进一步明确贴片广告“不得占用电影放映时间”,影院须对放映的贴片广告时间长度“予以公布”。但面对贴片大热,上述几条在情在理的规定遭遇了“执行难”。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