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移动支付市场暗流涌动 支付产业主导权争夺初露峥嵘

来源:IT时代周刊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7日 11:39 

    移动支付市场正在暗流涌动。

    《IT时代周刊》近日获悉,中国银联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已经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试点地区扩展至全国六个省市。与此同时,淘宝方面也传来消息,称其于去年年底发布的三款定制手机上市销售后,赢得了淘宝店主和买家的热烈追捧。

    而就在中国银联发表声明的一周前,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斥资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以私募方式发行的22.08亿A股新股,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电信运营商入股金融机构,在我国尚属首例。而此次王建宙敢为天下先入股浦发,目的也正在于即将成熟的手机支付市场。

    至此,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竞争者——电信运营商、银行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已悉数亮相,它们在吸引业界关注的同时,还惹得资本市场翻江倒海。在这场即将展开的争夺战中,谁将会占领主导?

    空前繁荣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市场的逐步发展,移动支付领域早已是暗流涌动,电信运营商、银行业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发微妙。随着中国银联的加入,这场争夺战也逐渐被摆上台面。

    据本刊记者了解的数据,200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年度交易规模已经达到6000亿元。小额支付利虽薄,但交易量占比接近80%。

    中国移动公司依靠自身5.2亿用户基础和1000多亿元的年利润,被业界认为他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实力打造其独立的手机支付体系。运营商涉足结算支付等金融领域,与银行结成了统一战线,在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上发挥了优势作用。申银万国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目的不仅是财务投资,而是为了扫清手机支付业务的制度阻碍。在谈到手机支付业务的市场前景时,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肯定地表示,“现在计划创造更多的100亿元的业务”。就在不久前,北京移动在300多家物美超市中开通了刷手机购物功能。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选择了在上海作为试点,用户购买内置NFC(近距离通讯)芯片的联通手机,就可以在上海刷手机乘公交车、地铁以及出租车;与联通做法相仿,中国电信的手机支付业务采用了NFC技术。

    与运营商相比,中国银联有着足以令竞争对手艳羡的资本。中国银联作为国内唯一的全国性银行卡联合组织,对市场规则和发展趋势有着最为深刻的了解,并且手握国内最庞大的银行卡受理网络,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银联对手机支付的推广难度要大于中国移动,“因为银联自身资本金只有十几亿元,而250万台存量POS终端的改造升级所需金额超出了银联自有资金”。

    角逐中的另一方——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则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利用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无线支付。利用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客户端,便可实现查询、交费及转账等支付服务。支付宝副总裁邱昌恒日前向本刊记者透露,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的日均交易数已超过十万笔。

    3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成立大淘宝无线事业部,全面整合淘宝无线事业部、支付宝无线业务部和口碑网无线业务部,由大淘宝首席战略官曾鸣担任大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由其统一管理。据业内人士分析,阿里巴巴此举意在加强无线支付领域的力度,从而使第三方支付平台与运营商、银行一起,正式开始移动支付之争。

    “井水”犯“河水”
 
    尽管移动支付的蛋糕诱人,但在实施过程中,参战各方还是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全行业受到无序竞争、标准不统一以及监管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困扰。

    《IT时代周刊》获悉,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尽管如此,运营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受到重重阻碍,“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金融系统的支持,中国移动没有相关的金融手段和权限”,王建宙曾无奈地表示。

    要将手机支付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势必需要银行的介入。本刊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了解到,他们在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过程中,用手机进行小额的支付难度并不大,但要想代理银行的转账和汇款等业务,就必须要与至少一家银行进行战略合作才能有效实施。

    无论是电信业还是银行业,在我国都带有行业垄断的色彩,其行业分工如同“井水”与“河水”般分明,跨行业经营的难度可见一斑。

    对此,电信运营商们明显表露出不满,它们认为移动支付市场没能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是银行对此积极性不高,“垄断金融资源的银行不希望以运营商为主体经营手机支付业务”。据移动公司一位内部人员透露,银行拥有大额支付结算的特权,而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介入大额交易的做法无疑会对其他商业银行造成冲击。国内银行与运营商的手机支付服务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推广,但由于双方互不相让,合作一直推进艰难。

    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移动等非金融机构发展移动支付,必然会产生中间账户的沉淀资金问题,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介入金融业务,“获得电子支付许可的机构,其性质必须是支付组织,不可能授权非金融企业直接从事支付业务,这里存在法律责任问题”。

    欧阳卫民的说法不无道理。目前,手机支付的标准并不统一,安全问题也同样得不到保障。“现行的手机安全保密性并不高,使用过程中信息很容易便会泄露。”运营商内部一位从事手机支付研发的工程师向本刊记者表示,“谁的业务模式在市场上占得先机,谁就有可能以先入为主的姿态一统江湖”。

    运营商与银行机构各执一词。如此看来,距离移动支付产业链被完全打通,尚有一定的距离。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