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7日 13:33 |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媒的报媒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以至于使得英国这个报纸大国70%的地方报纸倒闭,目前报纸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媒的报媒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以至于使得英国这个报纸大国70%的地方报纸倒闭,目前报纸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在老牌报业大国的英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已有70%的地方报纸倒闭,80多家报纸裁员和“瘦身”,报业几乎成了减薪、裁员的代名词。尽管如此,眼下在仅24万平方公里的英伦半岛上,还有9家发行量超过20万的全国性报纸在同台竞技,还要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与有政府背景的英国广播公司争一杯羹。与此同时,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夺走了大批年轻读者,广告也正在以比别的地方更快的速度转移到互联网媒体。这就是英国报人面临的现状——竞争不可谓不惨烈。英国的报人们不得不想尽法子追赶新媒体时代。 新形式:报纸网络版该打哪张牌? 传媒大亨默多克是第一个为报纸网络版亮出收费牌的。他坚持一个理念:“读者是乐意为有价值的信息掏腰包的。”新闻集团旗下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泰晤士报》网络版自从去年5月份开始实行收费制度,目前该报在线定阅的价格是每周2英镑。在实行了半年后,默多克这一反常规的做法结果是导致浏览量骤减,只有14%的老读者和1%的非固定读者订了《泰晤士报》的网上服务,更多的人选择了免费的BBC。但新闻集团似乎并不担忧,因为他们不在乎流量,只想直接从读者身上赚钱。 与默多克不同,英国联合报业集团认为免费新闻网站的广告可以运作得很好——只要你做得够大。近年来,旗下的通俗日报《每日邮报》打压了同类竞争对手《每日快报》,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但是它在网上更强大,凭借每月3500万的浏览量,居世界第二大报纸网站地位。 与纸质报保守、谨慎的风格不同,《每日邮报》的网站为更年轻化的受众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点开网站,简洁的布局和鲜活的图片给人一种张弛有道的感觉。除了页面正中的大图,几乎所有的新闻都配有邮票大小的图片,其主体则是各式各样的人,泳装美女,性感型男,颇引人眼球。怪不得《邮报》的执行官们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的网站不仅和传统的报纸网站竞争,更要与像雅虎和MSN这样的门户网站竞争。” 新载体:人人都愿意付费移动媒体? 传媒巨头美国新闻集团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打算于近期推出全球首份基于ipad平板电脑的电子报纸《日报》。无论是苹果的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还是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他们优势在于无需再耗费纸张、墨水、印刷和运输成本。浏览新闻时,不仅可以看到文字和图片的信息,也可以看到相关的视频,并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微博、社交网络、博客等方式进行互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平板电脑等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不仅彻底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有可能改变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 这些新载体获得英国出版业者青睐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绿色环保、呈现形式多样,更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收费渠道。对于在互联网上的内容能否收费,报业已经分为两大观点不同的阵营,但大家都倾向于认为移动设备上,读者更愿意付费。“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不为在线内容付费。”业内评价很中肯:“那些有iPad和iPhone的人已经被苹果培养出了付费使用东西的消费习惯。” 免费报:地铁上每个人都在读报? 说到最会运用反常规策略的可能要数俄罗斯大亨列别捷夫了。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买下了《标准晚报》和英国四大报之一的《独立报》。前者成为了一份在伦敦免费派送的报纸,后者的缩减版《i报》在去年10月首发,定价为20便士(相当于大报的五分之一价格)。 列别捷夫发现:“人们正在对报纸的凋落感到欢呼,但当你在乘坐地铁的时候,你却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报纸。”列别捷夫的报纸没有一家有自己的网站,他认为英国的年轻人是喜欢读报的,只是他们不想付太多钱。《标准晚报》的发行量在实行免费派送后翻了一番,达到了70万份,发行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现在,免费报纸在伦敦中央地区发放,并在地铁里流通。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