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映前广告精准投放 媒体价值凸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18日 14:48 

    摘要: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了广告商们又一个关注焦点,其映前广告精准投放使得其媒体价值凸显,刚加受到广告主关注。

 

    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了广告商们又一个关注焦点,其映前广告精准投放使得其媒体价值凸显,刚加受到广告主关注。

  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风生水起,电影票房首破百亿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资金的大量注入、影院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娱乐意识的提高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从2002年至今,中国电影持续8年以平均30%的增幅,保持复合年增长态势。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01.72亿元,同比增长63.9%,跃居世界第6位;观影人次达2.8亿,观影频次同步大幅上升,数字刷新的背后是中国电影走过百年之后再次崛起腾飞的见证。

  从1905年中国人拍摄第一部无声影片京剧《定军山》,到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2010年全年中国影片产量526部,上映影片已达260部。由此,一片独大的“大片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各类影片百家争鸣,传统的“档期化”概念已逐渐淡化,每月上映电影的数量,以及产出的票房也已逐渐趋于平稳。(图1)另外,优秀影片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97年诞生国内第一部票房过亿影片《泰坦尼克号》,到2010年,全国票房过亿单片已跃升至27部。由“大片”时代走入“多片”时代,电影已成为常态化娱乐内容平台。正如《华尔街日报》报道所称:“中国电影业的增长正在影响整个亚洲,将成为超过印度的亚洲电影制作大国,而且将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

映前广告精准投放 媒体价值凸现

图1:数据来源 中国电影放映协会

  2010年,高速发展的影院建设,是票房增长的直接推动力之一。2010年,中国的银幕数量以平均每天4.2块的速度在递增,到2011年初,银幕总数已突破6200块。(图2)银幕数的增加,直接扩大了电影市场的容量,满足了更多人的观影需求。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影院品质提升和差异化经营也在同步发展,数字化影院、多厅多功能豪华影院、迷你家庭型影院等各类影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繁荣中国电影市场。

映前广告精准投放 媒体价值凸现

图2:数据来源 太平洋电影网

  另一方面,观影群体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中国GDP人均收入始终保持着8~10%的增长,社会消费结构由基础型向享受型转变。电影作为一项娱乐性消费,地位随之得到提升。2010年,中国观影人次达到了2.8亿,观影频次也同步提升。(图3)看电影已成为现代都市核心消费人群的常规娱乐项目,固定观影习惯已经养成。依据主管部门对未来五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预测,随着电影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观影人次有望继续攀升,2015年将达到11亿人次,对比2010年将实现4倍的增长。

映前广告精准投放 媒体价值凸现

  种种数据说明,看电影已成为现代都市主流人群常态化的娱乐消费习惯,日趋成熟的电影,也已成为常态的娱乐内容平台。政策的支持、影片市场的繁荣、影院建设的加快,为电影映前广告的媒体化发展铺设了温床。依托于大电影产业,映前广告也在媒体化的进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映前广告的媒体化发展

  在中国,映前广告最早出现的形式为贴片广告,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加载于某部电影之前,跟随该电影,在其部分放映场次前所播放的广告。虽然在欧美成熟的电影市场,并无贴片这样的广告形式,但当时在中国却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当电影在国外已成为第四媒体时,此时的中国电影还在探索生存的困境里,“大片时代”的市场状态,使得基于影片事件营销的贴片广告有其广泛的影响力。

  而从21世纪初开始,针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逐步颁布实施,例如,2001年底,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开始了院线制的深刻变革;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策上的不断支持,3D、IMAX等新兴电影技术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鼓励。中国电影产业在市场化改革的破冰之旅中昂扬前进,电影市场的生态也随之悄然改变。市场的变化,观众普遍的观影需求,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分流,使之前依赖于大片做贴片投放广告局面随之分化。由此,中国电影映前广告业走上了以电影媒体终端——影院为依托的媒体化发展道路。

  颇具代表性的是,国内最早开始经营贴片广告业务的公司央视三维电影传媒,为了适应市场的新形势,在2005年提出了电影映前广告投放的新模式,把诸多影院整合为统一经营管理的广告联播网。这种模式不同于电影贴片广告的事件营销特征,媒体属性明确,使广告主能够根据自身行销需求,自由选择投放的城市、影院和周期,实现全影厅、全影片、全场次、全制式(数字+胶片)无缝式覆盖,并实现常态的投放,持续影响核心目标受众。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映前广告的媒体化形式已逐渐成熟,并连续几年保持翻倍的增长速度,前景不容小觑。

  精准投放,媒体价值凸现

  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生态,使得映前广告媒体化发展成为必然。同时,媒体化背景下的映前广告也因其拥有的诸多特质,受到行业内人士以及广告主的瞩目。

  核心城市核心商圈,锁定高价值受众

  映前广告媒体化的迅猛发展,除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推动之外,高质量受众群体的稳定增长更是其中的关键原因。许多影院身处于城市的几大核心商圈,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电影作为高端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使得电影观众具备了让广告主们趋之若鹜的特质:高素质、高收入、高消费,是现今都市时尚主流人群,城市消费主体的中坚力量。而媒体化之后的影院映前广告,更使得广告主能够根据自己的营销需求来选择精准的城市、商圈、影院,直接锁定目标受众。

  而在业内,甚至有某些公司的媒体资源,具备了独占性的特征。还以央视三维电影传媒为例,其旗下的影院资源占据着全国主要票仓城市、核心商圈、核心影院。至2011年初,央视三维的影院资源已覆盖全国23个票仓城市,81个重点城市,占据全国68%的票房收入。(图4)这种独占性,使得广告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投放成本,增加传播效力。随着近年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从基础型消费向娱乐型消费转变,在都市主流群体中,固定观影习惯已经养成,观影频次与人次同步上升,映前广告的媒体价值随之水涨船高。

  此外,映前广告杰出的传播效果是其大大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之一。首先,影院观影的抗干扰性是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试想,观众在安静、封闭、舒适的影院空间,其他信息的干扰度很低,观众难以拒绝接受,据中国最大的市场资讯及媒体监测机构CTR数据显示,影院中留心看广告的人群是电视上的2倍。 其次,电影银幕相当于几百台电视屏幕的视觉累积,在封闭、惬意、黑暗的环境中,等待电影开始的愉悦心情中,受众以饱满的情绪期待银幕上出现画面。广告的到达率和记忆度之高,不言而喻。第三,电影院作为相对高端的文化场所,其无可替代的表达方式,使得广告的品牌形象得到自然提升。CTR映前广告效果调研表明,观看映前广告后,广告正确回忆率与品牌好感度高达80%;有75%左右的人对品牌产品产生购买兴趣,并会向亲友、同事推荐。电影无愧于“视频媒体之王“的称号。

  阵地推广:影院终端的营销延展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