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9日 16:32 |
4月7日,新闻出版总署在沈阳召开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表书面讲话指出,辽宁、河北两省试点工作已产生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全国报刊评估和退出工作,要认真总结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经验,全面启动报刊退出机制工作。
柳斌杰在讲话中总结了辽宁、河北两省的具体工作经验,领导高度重视是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建立协调工作机制齐抓共管是完成试点任务的重要保障,将报刊年度核验工作与报刊评估退出紧密结合是实施报刊退出的重要抓手,实施科学评估、规范工作程序是保证报刊顺利退出的重要环节,制定切合实际的配套政策是做好报刊退出工作的重要保证。经过艰苦工作,两省顺利实现了报刊平稳退出的目标。
柳斌杰指出,两省试点工作已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全国报刊评估和退出工作。2009年以来,江西、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已先后制定了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江西、内蒙古、广西、海南、湖南等省区12家报刊退出停办,各省(区、市)通过调整报刊定位、兼并整合资源等形式调整的报刊已达188种。浙江、辽宁等地还将工作向相关领域拓展,制定了记者站评估和退出办法。
柳斌杰指出,建立报刊退出机制,是进一步深化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报刊产业发展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报刊出版管理水平的需要。 柳斌杰明确指出,2010年是出版体制改革的决胜之年,也是报刊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之年,将全面启动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此次会议就是启动全国报刊退出机制的动员会,各地要在全面评估等级的基础上,从当地工作实际出发,按照分类实施、优胜劣汰、调整结构、有利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报刊退出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品牌。为此,柳斌杰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
一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建立报刊退出机制。加快建立报刊退出机制,是推进报刊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手段、改革的措施实施报刊退出,要通过报刊有序退出深化报刊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报刊区域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差异,明确各类报刊功能定位,对不同类别的报刊实行区别对待、分类评价,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配置资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类别的报刊出版单位更好地发展,使布局更加合理。
二是建立报刊退出机制要运用好科学的评估手段。开展报刊评估是建立报刊退出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即将出台的《报纸期刊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新闻出版总署将实行评估制度,对经评估指标判断为不符合要求的报刊,坚决予以退出。报刊退出有三种形式:报刊调整定位,包括报刊调整业务范围、报纸改为期刊;由有实力的传媒集团或报刊企业兼并、重组或托管;报刊停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退出报刊的刊号资源,由各省留用、自主调控。
三是建立报刊退出机制要科学求实。在报刊评估工作中,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报刊主管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报刊出版单位要完整如实填报报刊的相关数据,对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四是建立报刊退出机制要充分发挥专家和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报刊评估工作要将评估任务委托给中介机构和相关专家,这是保证评估工作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出版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审慎的态度、公正的立场、科学的方法、严谨的作风把报刊评估这件大事抓紧、做实、办好,让被评估单位信服、行业认同。
柳斌杰最后指出,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报刊管理开展了多次治理整顿工作,这次实施报刊退出机制工作,其重要意义、涉及范围、触及利益、可预见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以往。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改革创新,交上一份令中央领导和全行业满意的答卷。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