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媒体背景下有报纸特色的新闻受关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18日 10:12 

    摘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报纸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在这情况下,有报纸特色的新闻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成为了媒体发展的关键。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报纸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在这情况下,有报纸特色的新闻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成为了媒体发展的关键。

  告别简单告知

  在信息量方面,纸媒永远无法与可以“无限链接”的网络相比;在传播时效方面,更永远无法与有网络和广电附着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竞争。所以,告别对信息的简单告知功能,是纸媒在信息全覆盖时代的必然选择。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一个公共新闻事件,很多信息也都是公共新闻,按部就班的报道必然会陷入到同质化的泥潭。为避免这种情况,《齐鲁晚报》报道团队在出发前就会梳理数十个热点,这样记者在两会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报道。正因为有此基础,2011年全国两会,《齐鲁晚报》在报道“去娱乐化”“去社会化”,在一些所谓“明星委员代表”报道上做减法,在严肃新闻如历次新闻发布会上做加法,在对于政协大会提案追问、采访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等方面都有独家报道。

  注入媒体思想

  纸媒兴盛时代,西方有研究者对新闻有过这样的定义:新闻就是对一天内发生事件的重新排序。现在的受众不缺少信息,所以报纸在选择与排列新闻的同时,应当通过对信息的梳理、提炼、评点,形成新意识、新意见、新思想,注入媒体思想的信息,是避免新闻同质化的方式之一。

  《齐鲁晚报》在新闻实践中倡导“做报纸的新闻”,就是重新发掘和利用纸媒优势,从对信息的简单追逐中抽身出来,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和发现新闻的价值。简单说,“做报纸的新闻”就是提炼、舍弃、个性,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独家、独到、独特”,独家指选题策划、内容采访求独家之处;独到指选取角度表达观点阐述见解求独到之处;独特指文本方式语言方式版面形式求独特之处。

  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齐鲁晚报》不仅关注两会主题报道,关注与民生相关的参政议政内容,还关注两会主体报道,审视两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代表委员的职责、媒体的使命和民意的互动等。我们在《深读周刊》推出了“两会,言说的姿态”“新闻大战背后的媒体气质”等深度报道,这些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报道也是报纸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体现。

  深度创新

  创新是创新新闻的表现形式、创新新闻的思想内涵,创新新闻的价值功能。纸媒可以充分利用对信息善于梳理、提炼、包装的优势,将新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与纸媒有机结合,运用新媒体手段在传统的报纸平面上传播信息、表达思想。

  在全国两会报道上,从2009年的“两会深度”“e两会”到2010年的“两会3G播报”再到2011年的“三人行”“我新闻”,《齐鲁晚报》力争每年都有创新。尤其是今年,我们将新闻评论搬到北京,采用首席评论员与代表委员对话的类似电视类谈话栏目的方式,将热点话题与新闻评论很好结合起来。“我新闻”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报纸栏目,邀请一些代表委员作为特约记者,帮助他们用新闻语言写作,用这种方式为报纸带来不少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现场“好新闻”。

  以人为本

  报纸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竞争,报纸的风格和个性是报人人格的外化。有思想、有风格、有个性报纸的背后是一群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报人。这两年《齐鲁晚报》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讲理想、讲责任、讲担当。在采编流程各个环节中“以人为本”,在明确的新闻价值观基础上,充分调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个性发挥、保护和包容他们的个性特长,将报人的个性与报纸的风格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报纸同质化竞争中的利器。

  《齐鲁晚报》注重培养新闻的个性化,根据采编人员不同个性特点甚至兴趣特长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栏目,“张刚大篷车”“尉伟道来”等。这些“以人为本”的操作方式使得一些新闻与版面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报纸个性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