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党90周年之际,《传媒》杂志联合人民网传媒频道合作推出中央主流媒体系列直播访谈。 在建党90周年之际,《传媒》杂志联合人民网传媒频道合作推出中央主流媒体系列直播访谈。5月30日14:30~15: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应邀接受采访。以下我们将现场访谈内容进行了补充和精编,呈现给本刊读者,如需收看访谈视频,请登录人民网传媒频道。 七十年的坚守:人民广播为人民 ——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 本刊记者 马 莉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最艰难,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广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成长是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壮大的缩影,它书写了中国广播的华彩乐章,也见证了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冲击下广播的坎坷征途,引领了广播改革的新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内容的打造方面有何特色?又是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创新发展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接受了《传媒》与人民网传媒频道的联合采访。 历程:70年4阶段铸就辉煌 《传媒》:史总,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到去年年底,中国广播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发展了70年。请您先介绍一下中央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史敏:2010年12月30日,我们迎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并隆重地举行了纪念活动。中国广播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诞生,当时叫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去年已经走过了70年历程,这70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在炮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在文化大繁荣中成熟。 所谓在炮火中诞生,是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只有一台共产国际援助的300瓦的旧发射机,是用一个旧的汽车头发电机来发电的,报时是拿一个碗用筷子敲,办公地点就在两孔窑洞里面。去年,电台中心组成员到延安还参观了窑洞旧址。可以看到,当时的条件确实非常简陋,想想老一辈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办广播,让我们很受教育。 在新中国建设中成长,就是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进入北京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1949年12月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开国大典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了一次开创性的直播,这在广播史上留下了一个经典。此后,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五”建设时期,广播都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那时候对台湾广播、对民族广播,也都已经开播了。 在改革开放中壮大,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七大召开这段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了“自己走路”的思路。因为此前广播一直充当报纸的有声版,由播音员念新闻、读报,播新华社的新闻稿,广播没有自己的东西。为了走好自己的路,中央台建立了记者站,广播新闻部门的人员开始采制自己的录音新闻,做专题报道。后来还出现了一些精品栏目,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还有后来的“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那时候已经出现电视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爱听广播,特别是“今晚八点半”这个节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播进行了频道专业化改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首先是从地方广播电台开始的,最早从珠江广播电台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行了改革,因为过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只有一套节目,就是现在“中国之声”的前身,再加上对台湾广播节目。改革后广播电台分专业发展成了多套节目,如新闻综合频道、文艺频道、经济频道等,并开始实现频道专业化。 在文化大繁荣中成熟,是指党的十七大以后到现在这段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当时台里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王求台长一上任就提出了十六字方针: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一手抓事业发展,一手抓产业发展。事业发展就是改造传统媒体,强化新闻立台,标志是“中国之声”的改革。产业发展主要是发展新媒体和媒体融合,把台里可以经营的资产剥离出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有电视购物频道、手机电视、动漫产业,并努力向全媒体格局发展。 内容:流水线模式的“最新闻” 《传媒》:70多年来,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中国之声”更是以其率先而动、极富创意的改革举措,成为了媒体“国家队”中的佼佼者。那么经历了新一轮的革新,“中国之声”有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史敏:今天的“中国之声”以“最新闻”为鲜明标识。从早上6点半到晚间24点,新闻直播连缀不断。全天节目以“新闻板块+新闻轮盘”的全新模式为架构,各个时段全线打通,周一到周日也全部打通,新闻传播随时间和事件呈线型流程推进,报道与事件同步,评论与报道同步,新闻大进大出,不间断,无阻隔,新闻比率由原来不足全天节目的40%,迅速上升到85%以上,每天播出的新闻由200~300条猛增至800~1000条,新闻首发率和原创率大幅提升,报道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和丰富。 在这条“最新闻”节目产出的流水线上,“做最专业化的新闻”的观念意识也在逐步养成并浸入中国之声人的血脉。“快字当头、策划为先、打差异化、汇信息流”这十六字要诀,成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追求和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成了每一个中国之声人的行动准则。 为了使新闻节目的生产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中国之声对新闻节目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再造,打造了策划——指挥调度——采编——播出(包括多媒体同步传播或再传播)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全面实现了新闻节目的标准化生产。 为使这条“流水线”顺畅运转,中国之声对原有的部门及人员进行了全面整合,成立了策划部、时政采访部、特别报道部、编辑部、早间节目部、午间节目部、晚间节目部、夜间节目部、专题部、对外合作部、多媒体编辑部、总监办等12个部门。其中策划部负责全频率的节目策划及指挥调度,时政采访部、特别报道部和编辑部这三大公共部门负责新闻产品的采集、生产和加工,早、午、晚、夜各节目部门负责产品的最终输出,对外合作部负责频率的宣传推广及拓展合作,而多媒体编辑部则负责将节目内容通过多媒体渠道实现再传播。所有部门环环相扣,彼此紧密互动协作,全频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新闻产品生产输出链条。 改革让“中国之声”脱胎换骨。反应敏锐的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全力出击的采编播作战人员,阵容强大的特约观察员队伍,庞大的新闻协作网络,报道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及常态新闻的丰富实战经验,大流量、无障碍的节目播出通道,互联网、手机等多渠道延伸覆盖的传播介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样化的报道形式,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之声”——一个集上述资源及功能于一身的,可以全天候、大规模、立体化作战的“最新闻”媒体。 《传媒》:据央视索福瑞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之声平均月(周)听众规模达1.25亿,是全国首个拥有上亿听众的广播频率,日听众规模达4805万人,占全国广播人口的12.06%。那么请问,为了继续保持这一行业领跑地位,“中国之声”乃至全台今后改革工作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史敏:“中国之声”两年的改革为中央台其他频道的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今年我们还要做专业财经广播“经济之声”的改革,其他频道也纷纷在推进改革。为保证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战略上要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制度护航。好的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事业的长远发展,不能仅靠领导干部或少数人的努力,而要靠好的制度培育和弘扬好的作风,靠好的制度引导和激励大家共同努力,靠好的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靠好的制度纠正各种偏差。因此,要建立健全包括宣传管理、安全播出、保密工作、绩效考核、人才激励、节目评估、成本核算等在内的一整套管理机制。 二是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新闻采编播队伍,是媒体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通过台内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广揽人才;通过大面积的轮岗,增进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培训计划和业务论坛,推动业务交流及经验共享。用多种手段的文化建设和人才激励,日益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是动态整合。根据环境变化和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资源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策划力,延伸新闻触角,加强话语权,则是这种动态整合的经常性主题。 经营:产业发展不忘社会责任 《传媒》: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电台的经营面临着诸多困惑,请您谈谈中央台近年的产业发展。 史敏:中央台这些年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在产业经营方面,尤其是广告经营上,中央台在改革之初就意识到需要仔细研究。正如大家所知,广播电台的药品广告特别多,当时中央台也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我们非常坚决地把医药广告给“砍”了。 《传媒》:砍掉医药广告,对总体的收入影响很大吧? 史敏:恰恰相反。刚开始肯定会有阵痛,但是广告环境好了,大品牌的广告、优秀企业的广告就进来了。原先,有些医药广告,甚至是坑人的广告,严重影响了广告环境,而且与国家电台的地位也极度不相称。所以当时思路很明确:砍掉医药广告。 现在大家听中央台的广播,都是品牌广告,都是好企业的广告。拿“中国之声”来说,广告经营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在全国范围内,“中国之声”的广告增幅位居所有广播电台之首。 我认为广播的产业经营还是很有前景的。中央台除了广告经营,一方面,比较重视与新媒体有关的产业发展,包括手机电视、购物频道,以及动漫方面的合作。台里有一个全资公司叫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专门成立了董事会,由他们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节目以外的经营,主要在线上线下活动方面积极创新盈利模式。我们成立了一个对外合作部,在活动组织上,以后要下大力气去做,将广播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传媒》:中央台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的? 史敏:新闻界流行一句话,叫做“及时、公开、准确、透明”。在及时、公开、透明方面我们做得还不错,但准确方面,作为中央主流媒体,我们还是要求要“精益求精”。 中央台现在在做一件事,就是对采编人员,尤其是年轻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因为现在虚假新闻还是存在的。怎样杜绝虚假新闻?首先要在采编人员的思想意识中进行培养。前些天,我们请中国记协的一位领导到台里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像这样的培训我们已经搞了两三期了。他提出了四句话:想全局、到现场、问各方、善研判。就是要充分了解党情、国情,很多新闻要到现场去核实,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方方面面都要做调查,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要做好研判。因此,在新闻报道上,从“中国之声”到“经济之声”,这方面都必须要下苦工、保质量。 广播从政治层面来讲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从大众层面来讲是社会媒体、传播机构,所以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王求台长在回顾当初的改革时曾说:“改革蕴含着我们对广播新闻规律的探索,蕴含着我们新闻表达理念的变化,但改革中不变而且强化的,是我们身为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对听众的赤诚之心。” 前瞻:话优势展望未来 《传媒》:您认为目前广播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时期?其发展趋势如何? 史敏:各种媒体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有它的长处,要把自己独特的优势发挥好,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广播虽然是传统媒体,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身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大好的时机:一是舆论环境很好,二是技术条件很发达,三是领导班子干劲很大,四是台里员工激情饱满。我个人认为,现在是广播发展最好的年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代。我认为广播的未来是美好的。 《传媒》:请问贵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史敏:针对目前传媒业竞争发展态势,我台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要建立综合的、现代的传媒机构。新媒体与广播的结合,拓展了广播的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因为现在广播不光是可听的,而且是可看的;接收终端不仅有收音机,还有网络、手机等。我觉得未来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全媒体、综合的传媒机构。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