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听证代表石爱伟,在过去7年来中,已经在长沙参加了至少17次听证会。近日,石爱伟又一次参加了“长沙市市区新增客运出租汽车运力听证会”,不过这一次他被热心网友逮个正着,获“听证哥”封号,并引来网民的一片谩骂。 长沙“听证哥”的出现,从表面来看至少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民参与意识低。一般人不愿意参加听证会,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政府缺乏公信力。很多群众都觉得“听证会”就是形式,反正一有“听证”就是要“涨价”,广告买卖网至于谁参加并不重要,反正自己是不会参加的。实际上,“听证会”屡遭诟病凸显的是政治社会化的乏力。 所谓“政治社会化”,单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指的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方式的形成过程。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府、家庭和社会在不同阶段都有可能扮演主体的角色。其中,政府往往居于政治社会化的主导性地位。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培养民众的政治忠诚,训练老百姓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现代政治社会,通常情况之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府不能只偏重其一。 现在的“听证会”遭遇的第一尴尬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报名参加,以长沙的听证会为例,“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有20名代表,但难免有时候达不到这个报名人数。”而根据《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规定,当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数不多时,应当让所有报名者参加听证会,这样一来,“听证哥”屡屡现身江湖也就不足为怪了。 老百姓“不参与”、“不合作”的原因可能很多,追溯其源,政治教育重政治忠诚,而轻参政议政意识、能力的培养模式是本质原因。这是一个政治社会化严重失衡的问题。回忆我们自小的政治学习,《我爱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政治学习的开门之课,各种热爱则以灌输式的方式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加上一系列革命题材经典篇章的反复学习,学生的政治忠诚被慢慢的培养起来。 然而,相对于这一类的政治学习而言,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学习就显得过于单薄了。参加“听证会”是一种政治参与?还需要我们争取去报名?从小老师就没有教过。 对于为什么少有人参加听证会,“听证哥”又很少投反对票,某“听证哥”认为,很多政策在“听证”之前,已经反复论证,已经很科学了。如此一来,反对就显得“没有意义”、“不正确”、“不科学”了。大家如果仔细琢磨一下,这种观点实际上跟我们自小所受的传统“政治忠诚”培养模式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政府的政策需要“听证”吗?需要“质疑”吗?不!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既没有参与听证会的意识,也没有参与听证会的能力。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