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列车电视广告等相关资料,有的做这行的朋友们也许会很是疑问列车电视广告是怎么个概念?尤其是刚接触这个的朋友们,那么小编告诉您,您大可放心,这类知识不是很难,下面开始解析:列车电视广告,是铁道部和国家广电部门唯一进行第一手运营的列车流动广告形式. 列车电视广告的专利技术系统是独家研发的,具有广泛的媒体资源.其特有的反复性,植入性,流动性,强制性,收效持久性,都是其他广告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媒体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是不可限量的.目前,除了列车电视以外,没有哪个电视频道能做到让观众连续5个小时持续收看单一频道,这种单一强制性的反复收看,极容易给观众植入我们所设计的广告形象,对产品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了,是电视节目中几秒钟五花八门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效果,这是列车电视的独特价值.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投放列车电视的九大理由 1.覆盖人群大 2.收视环境优 3.受众消费高 4.投入成本低 5.专利技术强 6.服务品质高 7.投放组合灵 8.传播效果好 9.客户感受佳 1. 覆盖人群大: 平均每天覆盖150万人次,全年总覆盖约5.5亿人次. 根据铁道部的调查,目前,国人中远程旅行70%选择列车; 目前,全国每年的铁路客运总人次为15亿人次; 2010年,将达到20亿人次,2020年,将达到40亿人次. 每年的春运、暑运、十一黄金周等都是列车超员运行! 2. 收视环境优: 全部为空调列车,封闭的环境,整洁的车厢. 3.受众消费高: 空调列车乘客主要是以下四类人群,他们层次高、消费水平高.商务出差 休闲旅游 探亲访友 大中专学生,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1)列车电视的受众层次高: 高学历商务人群居多 2)列车电视的受众消费水平高. 3)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平均年龄32岁,有活力 4)选择空调列车的原因:安全/便宜/方便/舒适/习惯等 4. 投入成本低: 据CTR调查,中国移动、宝洁、江中、五粮液等中国列车电视全年投放客户单次有效CPM平均仅为4元.远低于大部分户外媒体和传统电视. 5. 专利技术强: 中国列车电视的播出技术被铁道部确认为行业标准,播出系统获得国家技术专利. 6. 服务品质高绥化电视台影视频道广告: 全国39个工作站,保障执行到位 总部设在北京,网络建设及研发中心设在杭州,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设置了工作服务站.每天上车更新节目、检修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从而保证列车电视的良好运行. CTR/尼尔森第三方监播,客观公正2005年起与央视市场研究机构CTR、尼尔森等第三方权威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公正的第三方广告监播,并为提供全面的广告效果评估及调研等增值服务. 7. 投放组合灵: 根据市场营销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媒体投放策略和计划 可以 全国统一投放: 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湖南+四川+云南+福建+……+黑龙江+…… 也可以 分区域投放: 华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北……) 或华南(广州+深圳+江西+……) 还可以 单省/单线投放: 北京 或者 山东 或者 四川 …… / T25 或T7 …… 一切以您的需要为标准,量身定做 ! 8. 传播效果好 1)单一频道,到达率高 列车上只有1个频道,没有遥控器的干扰平均到达率为83%,投放频次合适,到达率会突破90%. 2)封闭环境,干扰度低 空调列车车厢封闭,噪声小,旅客可以安静地收看; 3)节目精彩,品牌美誉度高 节目好看,列车电视在旅客观众中的关注度高、喜爱度高,企业品牌传播是列车电视内容的一部分,关联效应,企业品牌在列车乘客中的美誉度就会高. 4)收看时间长,品牌认知度高 旅客在车内停留的平均时间11.52小时,是城市居民非数字电视用户(60频道)每天收看单一电视频道时间的162倍,是城市居民数字电视用户(220频道)每天收看单一频道的353倍. 5)收视主动性高,品牌印象深 列车内是"信息孤岛",旅客对列车电视主动收视,对企业品牌的广告也是主动收看,留下的印象深刻 旅客对铁路列车电视的态度 看电视可以让漫长的旅途生活变得有趣 48.5% 坐火车没别的什么事情,只能看电视 19.0% 车上有电视就看,没有也无所谓 19.7% 如果车上没有电视看,旅途实在是太无聊了 12.9% 6)媒体接受度高,品牌偏好高 在信息饥渴的情况下,中国列车电视的精彩节目同时满足信息和娱乐需求,旅客对列车电视的接受度高,企业品牌在愉快的状态下被接受,喜好度高. 9. 客户感受佳 客户在第一轮投放以后,非常认可传播效果,并继续投放. 五粮液公关部部长 陈勇:我们投放列车电视的原因有3个: 1. 乘坐火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2. 封闭的传播环境、超长的收看时间加强品牌的传播力; 3. 性价比好. 有意向的企业请索取附件:列车广告刊例: 以上就是列车电视广告等相关内容。如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朋友谅解。欲想了解更多关于列车电视广告等相关信息请登陆广告网查询。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