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地处北京繁华闹市的宣武门西大街57号,有着一种独特的清幽:春有玉兰夏有荷,深秋银杏冬腊梅,爬山虎静静趴在斑驳的墙上……恪尽职守、严谨敬业的新闻前辈,在这里写下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不朽篇章。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们,也在这里寻找到实现新闻梦的殿堂。 新华社从瑞金的茅屋、延安的窑洞里走来,经历了马背上、战火中、手摇发电的艰难创作时代,如今已跨入世界一流通讯社行列。它以162个分支机构、2526家海外机构用户,实现了新闻触角的全球覆盖。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以8个语种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方式向全球即时播送海内外新闻。 它所传递的中国声音和画面,全天滚动播放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代广场巨型LED屏上。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当时称为“红中社)伴随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而诞生,靠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播出第一批新闻。从此,一个新的声音开始通过这个年轻通讯社的电波,传向全国,通达世界。 80年过去了,国际风云变幻万千、传播手段瞬息革新,新华社以学习者的身份,像海绵一样,吸收、成长,走在时代前沿。 无论是社长、总编辑,还是刚入社的年轻记者,新华社的编辑记者以同样的热情和使命感深入到田间地头、乡村草原、工矿企业……践行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理念。 英国人尼克是新华社聘用的外籍人员,在他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是,“作为中国政府‘传声筒’的新华社也会播发涉华负面新闻”。为了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新华社专门设立奖项,鼓励记者保持新闻敏感,深入事件中心,传递真相。 新华社不断为自己注入年轻的血液。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投入新华社的事业,践行新闻理想。 31岁的摄影记者邢广利(微博),带着“长枪短炮”,奔跑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海地、玉树地震中,用镜头记录着每一次胜利、欢呼、凝视、守望、无奈、哭泣、希望…… 面对技术革新,新华社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从1931年的小小电报机,到如今的即拍即传、视频报道、三网融合……技术发展为业务成长奠定了基础。 “80后”战地记者付一鸣,在动荡的伊拉克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创伤。在和恐怖袭击擦肩而过的那些日子里,激情和使命感是这位年轻记者冲锋陷阵的“左膀右臂”。“危险如影随形,大爆炸就像发令枪,让我去和西方同行拼抢一个个0.01秒。”他说。 数字时代的发展变革,给新华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已经熟稔了传统业务的新华社,开始拓展业务,以国际化视野、新技术手段传播新闻。发展电视业务,从筚路蓝缕开始。如今的新华电视,正以风生水起的势头发展着。 “新华社正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埃及中东通讯社社长阿齐兹说,新华社近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这得归功于新华社有杰出的领导者、勤奋的记者和编辑以及遍及世界的消息网络。 “国际儿童日”“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这些大型国际公益性活动与新华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参与发起组织的过程中,新华社以强烈的媒体责任感,赢得世界各地人们的认同和好感。 2009年10月9日,新华社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家媒体机构负责人应邀出席,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囊括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态的一次世界传媒盛会。 80岁的新华社,紧贴世界的脉搏,以宽广的事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着全球传媒“多赢”格局的形成。 2011年6月1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的文章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引起国际舆论关注。文章提出的“媒体联合国”概念,被世界媒体认为是值得探讨的“新理念”“鼓舞人心”“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一个我们前所未闻的、有意思的论点,或者一个伟大的想法”。 夜幕降临,新华社的新闻大厦发稿平面依然灯火通明,因为新闻时刻都在发生。 年逾八旬的张结,在退休之后习惯了傍晚在大院里悠悠踱步。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的他,陪伴、见证着新华社从战火纷飞一路成长。“平静的大院里每天都在书写故事,书写时代,组成最丰满的过去和未来,给我带来生命的力量”。 80岁的新华社,在平静的忙碌中迎接着新一天的朝阳,在时间的无涯里写着永恒的青春。欲了解请登陆广告买卖网查询更多信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