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微电影 将是自由表达还是广告营销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24日 11:22 

  微电影(Micro film)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短片。很多明星如吴彦祖、范冰冰、蔡康永、游鸿明等艺人纷纷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微电影”;个人、机构、商家开始借助“微电影”或表达什么,或营销什么。

  那么,微电影是个将带给我们什么的新事物,还是个旧瓶装新酒的伪概念?

  “微电影”很难带来娱乐民主

  毫无疑问,是各种新媒体技术“抬”出了微电影,如3G手机、PSP、移动电视、楼宇影视……微时代的合谋,是商业。

  《一触即发》是一部片长90秒左右的微电影,融入明星、追杀、特技、悬疑等动感元素,瞬间打动观众;但片尾呈现的某种车型“震撼上市”的字样,却明明告诉观众:你刚才产生的“震撼”,是为了商家的“上市”。于是,这部微电影,立马脱去传统电影的外衣,成了广告的新形式。莫文蔚《66号公路》、蔡康永《纵身一跃》莫不如是。

  如果我们回顾“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自始就是主要依靠票房维持周转,而换给观众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审美体验。而今,“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大不一样:它基本免费播放,拍摄费用来自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商;后者投钱拍电影的原因在于它的广告效应。这个基本事实,一下就使微电影离“艺术”很远了。

  还有一种微电影,姑且叫做“学生作业式的微电影”。传统电影学院的专业训练中,短片拍摄是很重要的作业。如今伴随着“盛大微电影计划”、“网易微电影节”等各种公司推出的市场激励性活动,拍微电影成为潮人的又一次狂欢。鼓吹者认为,这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电影制作,通过电影去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好像娱乐民主来到眼前。但获奖的或者点击率高的这种微电影基本都是科班人的专利。

  电影作为一门发展了100多年的艺术,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不经过专业的训练,很难一下子因为单反、流媒体、Web2.0等技术和商家逐利的推动就成为一种谁都可以参与的平民娱乐项目。那些希望中国电影能走出一片独立、富有情感价值的天空的人们,且慢为“微电影”鼓与呼,说不好,你就陷入了商业逻辑而忘掉了“电影”之所以打动你的本质所在。

  “微电影”只是渠道革新

  现在所有对微电影下的定义都不足为信,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还在变动中,充其量,我们只能描述出微电影的大致形态特点:播放时间比较短——从这个定义来看,微电影就是短片。

  有人会说,微电影只能在网络平台上播放。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电影院里的胶片放映早就包含了短片,各大电影节都设立了短片单元,以现在的标准衡量,它们就是微电影。当然,微电影常常不具备在商业院线里放映的资格。

  电影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是以“微电影”的面目示人的。无论是《工厂大门》还是《水浇园丁》,纪录也好,剧情也罢,“电影”从一开始就是短片的行头。

  从这个意义上讲,微电影有点返祖的意思。不过,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乃是颠扑不破的唯物主义真理,从早期短片到现在的微电影,早就经历了本质性的扬弃。现在的微电影热,主要适应的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和微博的普及,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浅层化、快进化的信息消费和视频浏览,由此,依托微博的概念,短片改头换面为“微电影”自然也是顺应时势。

  21世纪的世界,早已被视频洪流冲击得体无完肤。所谓微电影,其实很难有独立的属性。微电影所采用的形式、囊括的内容,之前的视频都早已涉及过。同时,在视频广告的轰炸下,很多过于短促的微电影与广告片的区别也日益模糊。带有连续性的系列微电影与情景剧的差异也微乎其微,那些20分钟左右一集的美制情景喜剧放到网络平台上,不就是出色的系列微电影吗?

  微电影出现的更大意义恐怕在于对传统播映渠道的颠覆,它使得制播影片的成本越来越低,在相对单一的渠道格局下,微电影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表达的窗口。欲了解请登陆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