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中国,把钱给我吧!”——署名:欧元区。传媒投资形势艰难之下,欧洲领导人也会放低身架,请求他国给予援助,“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一些经验。” 几周前在布鲁塞尔,为了拯救欧元,欧洲领导人同意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建立一个表外的、特殊目的投资工具(SPIV)。 这一特殊工具的资本将来自中国、日本、巴西和挪威,以及其既定利益与欧元生存攸关的其他国家。这是他们的广告设想。 因此,经过10月26日至27日连夜谈判,疲倦的欧洲领导人告诉睡眼惺忪的记者,精神头仍十足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请求中国出资支持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潜在出资方同意为EFSF传媒投资,甚至在G20戛纳峰会欧洲领导人做出详细解释以后亦如此。人们不仅不信任EFSF,对欧洲解决自身危机的能力也十分怀疑。 在我看来,欧洲这样富裕的大洲,现在却要向新兴市场求助来保住自己的货币,这种“屈尊求救”,相当于在“欧元究竟能否与美元竞争”问题上给出了响亮的答案“不能”!更何况请求外国援助本身有很多根本性缺陷,包括国际簿记。 如果中国给EFSF注资5000亿欧元,相当于欧元区从中国进口资本。那么,在收支总账中,与资本进口对应的会计项目应该是什么呢?很可能,它会记成经常账户项下的赤字,也就是说欧元区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增加。 美国从中国得到的钱,比欧洲和欧元区可能获得的要多得多。实际上,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贸易逆差,反映出中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形成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美国从来没有明确张口要这些钱,但是也从来没有拒绝过。现在美国的政客指责中国操纵汇率是哗众取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赤字,最终实现(至少部分实现)不再依赖中国的钱进行融资的目的。 欧元区领导人请求中国向EFSF的特殊目的投资工具注资,这是美国假装不屑于此的做法。但是,我不确定欧洲政客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一特殊投资工具的全部含义。 从国际宏观经济等价交换的角度来说,救助资金最终需要偿还。这一次中国是比欧洲更深思熟虑的经济学家(和记账员)。欧洲向中国求救将得到这样的回答,“亲爱的欧洲,先把你的市场进一步开放给我们的出口产品,然后我们才会考虑投资你的货币。”中国这样做无可厚非。 欧洲政客们可能认为,这个回答无异于敲诈,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行为。在国际市场和资本流动中,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