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植入广告势力伸至音乐界

来源:沃华传媒网  发布日期: 2012年2月20日 15:39 

  对于广告植入现象,相信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从最早的电影到现在的电视剧,植入广告几乎无孔不入。但是,也许很多观众并没有注意,植入广告已经开始默默地在音乐界发展,从MV到CD唱片、演唱会,商业广告出现的地方越来越多。

 

    今年,全球流行音乐的标杆格莱美奖宣布削减31个奖项,关于唱片业不景气的论调又重回大众的视野。其实,关于近几年唱片业的不景气,已经是个几乎公认的事实。去年,国内唱片业的大佬宋柯,转行卖烤鸭,宣称“唱片已死”,就引发一片质疑声。关于如何拯救唱片业,已经有着太多的讨论,那么,植入广告是否会成为救世主?

  广告植入

  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其实,细想一下,音乐界的广告植入现象早已有之,只是,由于并不突出,并未招致歌迷的反感。最早的植入广告方式,是通过歌手的MV和唱片中的歌词本。在早期,最为成功的植入广告就是周杰伦的《我的地盘》,通过这首歌的流行,也使不少80后记住的MV同时,也记住了画面中出现的那款通讯产品。而对于80后而言,最早在当红歌手的实体唱片里献上广告、并且留下印象的,估计就是孙燕姿的《Stefanie》专辑所附赠的某服装品牌的打折券。

  当然,这些广告植入在现在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现在植入广告在一个MV、一张专辑中的地位,明显比以前更为突出。去年,那英、阿朵等歌手的新歌MV中出现的植入广告, 不仅成为MV内容的主题,还结合当今的流行趋势排成了微电影的形式。特别是那英新歌《变幻的年代》MV中,某手机品牌号称的“快得可以超越时空”的概念,甚至成为MV中故事发展的主轴,一度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此外,尚雯婕也在自己2009年的专辑《时代女性》中,更是挑战广告植入的极限,将化妆品、运动品牌、保险公司等广告直接印入歌词本,占了歌词本将近六分之一的内容。在国内的音乐界,还有一种常见的广告植入方式就是通过演唱会。除了在演唱会门票上印有商家名称,不少歌手还会特地在演唱会中抽出一段时间,专门发言,感谢商家的支持。

  音乐界的广告植入在国外也很常见。美国天后布兰妮在去年的新歌《Hold it Against Me》的MV中,就植入从数码产品到香水、化妆品,甚至是交友网站的广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些植入广告,不仅让布兰妮轻松入账500万美元,还带动产品引起歌迷注意,引发热卖。除了这些常见的广告植入方式,近年来,广告植入甚至进入到一些国外重量级的流行音乐颁奖礼中。在52届格莱美颁奖礼上,还出现了颁奖人手持iPad宣布得奖名单的场景,如此赤裸裸的植入广告,不仅让不少歌迷大跌眼镜,还引发音乐界相关人士的批评。

  唱片业衰落

  但音乐将永存

  去年,前太合麦田CEO宋柯辞职时那句“唱片已死”着实刺痛不少音乐人的神经,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宋柯之后的那句“音乐永存”。谈到唱片业不景气的现状的时候,李泉也特地强调,“我觉得应该把‘音乐’和‘唱片’两个概念分开。说唱片业已死,我基本同意,但是,如果说音乐,我认为,它一定还会在其他的途径继续发展。”

  对于宋柯去年的那句“唱片已死”,聂心远则认为更多的是一句提醒,“大家是时候该动起来了。”在聂心远的眼中,唱片永远不会死,只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承载音乐的主流介质会有所改变。“音乐行业是不会死的,娱乐作为门槛最低的文化消费品,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定是永生的。”除此之外,近年来内地音乐界的悲观论调,在聂心远看来,更多的是被无意间放大了。“‘光碟’这样东西逐步被无线下载等途径所代替了,这件事在国外早就经历过。只是到了我们这里,刚好赶上华语市场环境的变革,事件本身被放大了。”

  唱片业转型

  数字音乐销售是方向

  众所周知,音乐制作、艺人经纪、演艺活动和商演是唱片公司传统的赚钱途径。但是,这些途径所得的利润,却在数字音乐迅猛发展的今天变得越来越少。一方面,音乐界关于“新金主”——广告植入的使用方法还处于争议中,另一方面,急于寻找新路子的唱片公司已经开始踏上探索之路。近日,广州本地的澳嘉娱乐就宣布设立重奖,征集优秀的“救市点子”,声称只要能对于音乐行业有推动和帮助的好建议,都有可能获得重金奖励。

  其实,对于唱片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人倾向于实体唱片以外的区域。特别是以苹果的音乐商店为代表的数字音乐销售,就是很多唱片公司努力的方向。据统计,去年美国的数码音乐专辑的销售额比前年上涨24%,它所带来的利润足以弥补实体唱片的衰败所造成的利润减少。此外,彩铃下载、电子游戏音乐、社交网站平台和如索尼唱片公司自身所搭建的网络音乐收听库,都是唱片界发展的新方向。

  只是,就如宋柯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对于内地的唱片公司来说,由于在音乐内容产品的“议价权”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所得到的版权分成不足3%,严重影响音乐行业的发展。在宋柯看来,如何改变版权保护不受重视的现状,才是内地唱片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比“议价权”,聂心远更加关注音乐界的“新老交替”问题,“我们的唱片行业正处于最关键的革新期。老一辈的音乐人基本全都转型了,新鲜血液逐步注入,更多的专业型音乐人才与商业领域人才,将会是改变这个行业的关键。固守陈规的所谓前辈到了必须让位给新鲜血液的阶段,老模式与老思路已经成为直接阻碍行业发展的诱因之一了,他们长期不接触一线市场,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业内声音

  李泉:

  广告植入,我会用更隐晦的方式

  谈到音乐中的植入广告,身兼歌手和音乐盒子唱片公司老板双重身份的李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表示,“作为歌手,本人挺讨厌的,但因为现在唱片不景气,公司在艺人身上的投入减少,所以选择广告植入也是一件不得已的事。”李泉强调在音乐方面的广告植入,可以有比电影更多的选择,而不一定要直接出现在MV的画面之中。“其实,广告植入有很多种做法,我们会用更隐晦的方式。比如,我们会在产品谈判的过程中,就先把艺术的东西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上,不会让产品直接出现在画面里。”

  聂心远:

  广告植入是拯救唱片业的途径之一

  对于将植入广告最早应用起来的华谊音乐,尚雯婕当年的《时代女性》专辑可谓经典案例。华谊音乐的企划制作宣传总监聂心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当年的做法,他这样解释道:“当时有不少正与尚雯婕合作的客户投了广告,我们也的确通过这个方式完全回收了唱片成本。在我看来,那次尝试非常成功。”对于植入广告对唱片业的积极作用,聂心远表示,“广告植入是拯救唱片业的途径之一,利用商家的资源与资金发展文化事业,这件事在海外再正常不过了。”只是比起广告植入,聂心远也表示,更为迫在眉睫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与唱片业的扶持,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完善。”

  歌迷声音

  植入广告要符合歌手的形象

  在谈到音乐界里的植入广告现象,很多歌迷都表示自己以前没有在意过。网友小古是个资深“姿迷”,她表示当初拿到孙燕姿的《Stefanie》时,也很奇怪里面的服装广告,但是,并没有反感,“如果是别的歌手这样做的话,我会觉得很庸俗。但是,如果是我偶像的话,我只会关注那首歌、那张碟,而不是里面的广告。”

  网友流汗Z在谈到歌手MV中的植入广告时,基本上表示很理解,“我觉得我会忽略掉广告,假如你抱着找茬的心态去看MV,你总可以找出无数软广告。在软广告盛行的年代,就应该学会免疫。” 而且,不少网友都表示,在他们眼中,音乐界里的植入广告,比起电影里要自然得多。网友十三浩就表示,“歌曲好像都是以跟广告商合作的形式吧,和电影一般的硬性插入还是有区别的,会比较容易接受。”

  当然,面对音乐界越来越多植入广告的现象,不少网友表示,只要不太夸张,搞得像“在广告中插播MV一样”,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如同尚雯婕的“芝麻”小圆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希望以后她在选择植入广告的时候,能够慎重一点,不要什么都接,首先得符合自己的形象,然后,数量真的不要太多了。”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