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个人信息泄露时有发生,伴随而来的是网上银行失窃案。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昨晚被曝出黑幕,员工通过中介向外兜售客户个人信息将近3000份,造成损失达3000多万元。 2011年2月14日,家住上海浦东的陈小姐通过网银登录账户,原存有4000余元的招商账户余额仅剩85元,而这张银行卡她一直随身携带,密码只有她一人知道。类似储户失窃案屡屡发生,涉及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按理说,银行卡转账的时候都有短信通知,受害人却没有收到。警方发现,作案人极其狡猾,进入网银把账户的钱划走,利用银行不对水电费和煤气费通知的漏洞,先开通了水电煤气付费业务。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在江西南仓将犯罪人朱凯华抓获,据交代,他从网上买到了50万个车主的详细个人信息,包括车主在浙江银行的银行卡卡号和账户余额,而个人征信报告中包含更为详尽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职业和生日等。正是因为这些信息,朱凯华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号码。之后逐个进入网银进行破译。朱凯华被抓时,造成受害人损失3000多万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是这些信息的出售人之一,他向朱凯华出售个人信息300多份,通过中间人拿到朱凯华要求查询的人员名单,打印出来以后再扫描好发给他。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曹晓军则通过中介向朱凯华出售了2318份个人信息,“在工行有一个跟银行接口征信查询系统,帮他查出来,查出来再通过邮箱传给他”。 我国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中有专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其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另外,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