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中国气象报社数十年来坚持评选好新闻

来源:中国报业网  发布日期: 2012年3月29日 13:13 

  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气象报》,建社第二年就启动了年度好新闻评选活动。如今,报社的总编辑已是第三任了,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与人员也不知换了多少,但这项工作从没放弃过,至今已坚持了22年。尽管规模不大,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坚持通过内部评奖提高采编队伍业务水平,十年如一日追求好新闻的精神。

  3月下旬,随着中国气象报社好新闻评选工作总结的印发,2011年度《中国气象报》好新闻评选圆满落下帷幕。而这已是成立23年、不足90人的中国气象报社第22次评奖。

  树立典型 激励佳作

  “希望它能起到一个标杆作用,这也是我们业务管理的一部分。”谈及设奖的目的,中国气象报社总编辑曾令慧介绍说,现在中国气象报社在全国有35个记者站,3000多人的通讯队伍。报社希望通过好新闻的评选,使这些记者尤其是兼职通讯员明白如何做“好新闻”。

  中国气象报社副总编辑冉瑞奎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江西一个县气象局的通讯员写的消息获得了好新闻一等奖,这篇稿子后来又被推荐参评中国产业报好新闻,再次获得一等奖。这名通讯员对我说,这种肯定已经改变了他的人生,更加坚定了他要做专职记者的想法。”

  中国气象报社总编室主任李丹认为,坚持这样的评奖对专职记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苗艳丽在《中国气象报》做记者近4年,对此有着切身感受。她认为,身处“快读时代”,记者一年能够静下心来写的稿子其实是有限的,报社能以这种非常正规的方式组织年终评选,对于个人业务梳理非常有帮助。此外,“年轻人职业观的形成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出好新闻,报社坚持20多年持续评好新闻奖,也成了激励我们坚持职业操守,做好新闻工作的标杆。”

  公开透明 开门评奖

  摆在《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面前的是两本薄薄的册子,一本已经微微泛黄,另一本白得簇新。这是第一届和第21届的评选结果。

  中国气象报社老员工曹为力已经参与了19届好新闻评选,他珍藏着每一届的评奖资料。曹为力说,好新闻的评选变化很多。第一届不分栏目,在所有稿件里评好稿,后来逐渐增添了通讯、消息等各个栏目,评选内容日趋完善。

  中国气象报社不仅在评奖内容上下工夫,而且一直在改进评奖制度。据李丹介绍,为此,报社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专门制定了《中国气象报年度好新闻奖评选办法》。从2009年开始,评选流程也作出调整,气象系统外的专家评委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已过半数;同时,评奖过程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已经参与4届评选的中国产业报协会秘书长杜迈驰十分推崇这项措施:“开门评奖是最大的特色。所有编辑记者都可以旁听评选过程,并从中收获很多。”

  “我是评审会的粉丝!”提及评审会,苗艳丽很是兴奋,“我特别乐意听。对一些获奖作品,我有时候很服气,但有时候也不服气。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专家点评时都会给我答案。这对我的经验、思路、知识等方面的积累都有很大帮助。”

  导向指引 与时俱进

  “评奖是导向中的导向。”杜迈驰认为,通过评奖可以指导记者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评奖中,像《山歌声声响 不唱情歌唱气象》、《寂寞守望大港崛起——探访洋山港国家气象观测站》这样视角独特、写法创新并且深入基层的稿件,深受评委好评。李丹告诉记者,这些稿件得到了肯定,可以鼓励记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相信2012年会产生更多“接地气”的好稿件。

  评选好新闻,不仅是对编辑记者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报社业务的不断升华。曾令慧说,每年评选结束后,他们都会认真总结,对本届评选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她举例说:“在今年的评奖过程中,我们发现图片新闻质量亟待提升,这将是报社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工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