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1日 15:52 |
“是”说成“素”,“这样子”说成“酱紫”,“非常”说成“灰常”,“的”和“地”用“滴”代替……
“亲耐滴,偶灰常稀饭你!”听到人说这句话,你懂吗?
这句话如果翻译成“正常语言”,是“亲爱的,我非常喜欢你”。这种语言方式是眼下风靡互联网的一种流行语体——蜜糖体,其最大特色是极力追求“甜腻嗲”。
“蜜糖体”名字来源于一位名叫“爱步小蜜糖”的网友。其在网络论坛上的一个回帖是:“555…糖糖也好想要一个LV滴包包啊…糖糖滴mammy用滴就素LV…而且有好多好多个哦…糖糖滴daddy说…等糖糖考上大学了…一定会买个LV滴包包送给糖糖哦…好期待呀…嘻嘻…”据说,此帖一出,江湖色变,见多识广的网友们立即将这类语言封为“蜜糖体”,而“爱步小蜜糖” 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
网友们总结“蜜糖体”的特点,即无论称呼别人还是自己一定用叠字昵称,叫妈妈“mammy”,叫爸爸“daddy”,5555……(呜呜呜)挂嘴边,把“是”说成“素”,“这样子”说成“酱紫”,“非常”说成“灰常”,“的”和“地”都用“滴”代替,句子的最后还要加上“鸟”作为语气词……
其实,这之前,一些人在网络聊天或博客中,也用到了诸如“粉(很)可爱”,“好稀饭(喜欢)”,“好汗(羡)慕”之类的甜腻嗲话语。而“爱步小蜜糖”整段话运用这些词语,将甜腻嗲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致。
针对“蜜糖体”,有人“灰常稀饭(非常喜欢)”,认为其虽然有点儿做作、装嫩,但这样说话很可爱,很好玩,也很有个性。网友“麻雀女孩”就是坚定的拥护者,她平时在网上回帖也是非常“甜腻嗲”。她觉得这样说话带有女生特有的嗲劲儿,有一种慵懒、温馨的感觉。这一点,是中规中矩的传统文字所无法表现的。
不过,“蜜糖体”也“雷”倒了不少网友,尤其是男性网友。他们认为其太过做作、矫情,让人“很崩溃”,浑身起鸡皮疙瘩。一位网友留言道:“本以为林志玲已经够让人受不了了,没想到‘蜜糖体’比林志玲还林志玲!”
也有网友把“蜜糖体”和中国民歌牵扯到了一起,比如山西民歌《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里面的“心眼眼”、“这顶顶”、“操了心心那个操在”以及大量的“那个上”、“呀”,还有“嗨”、“呼”等等,都有些“甜腻嗲”。
“蜜糖体”语不腻人死不休,甚至影响了一些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方式,尤其是年轻女孩们。她们除了对自己的亲人、恋人采用类似“蜜糖体”的说话方式,在与普通朋友或同事交流时也热衷于像孩童一样使用叠字词组,比如“包包”、“本本”、“饭饭”……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流行的一个段子:现在的男人,女人化;女人,儿童化;儿童,宠物化;宠物,贵族化…… 旁观
形成原因:情感诉求
网络文化评论人朱大林认为,“蜜糖体”产生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较大的外部环境下,网友因为内部交集而出现的一种感情诉求和认同。网络实现了网友之间比较随意的交流,技术使陌生人之间产生了交集,提供了形成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原本只发生在父母与孩子、恋人朋友等亲密关系之间的相互撒娇,现在也可以发生在网友之间。
社会心理:拒绝长大
“这是一种富于幻想、不按规矩出牌的表达方式,也是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一种亲密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家夏学銮说。在他看来,“蜜糖体”的流行,首先表明的是网络语言的低龄化、通俗化趋势。不过,这仅是外在表象。
专家说法:宽容相待
从“梨花体”、“脑残体”、“知音体”……到如今的“蜜糖体”,当下互联网上新锐文体、流行语体方兴未艾、各领风骚,而推陈出新速度之快也令人咋舌。夏学銮觉得,人们对各种网络语体应宽容相待。“不要担心它们会对所谓的语言规范产生什么破坏性的影响,相反它们还可能推进语言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无论有多少网络流行语体,它们都将自生自灭,不需要进行刻意地批评或宣扬。”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