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出版界试水“贴片广告”图书植入家纺品牌

来源:新闻出版网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日 14:28 

  中国出版协会日前公开呼吁图书登载广告,引起业内和读者的一片热议。本报记者昨天在深入调查中得知,将电影“贴片广告”模式引入出版界的举动,是图书业在“微利局面”下的一种自我拯救。但一些读者对此则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为广告买单。与此同时,图书“贴片广告”在操作上也将遇到种种瓶颈。

  资深出版人李孝国昨天对本报表示,呼吁图书登广告,应该与出版已成微利行业有关。按照李孝国的测算,现在出版社给书店的供货折扣一般都在6折左右,这里面再除去作者的版税(现在很多作者的版税率都超过10%)、纸张印刷成本、编校成本、物流和营销成本,出版社最后所剩的利润连一本书定价的20%都不到。因为出书赚不到钱,一些出版社已经举步维艰。“鼓励图书‘贴片广告’,其实也是出版社的一种自我拯救。”

  在李孝国看来,图书在封底或者扉页上刊登广告完全可行,“这其实和报纸广告是一样的,广告商完全可以根据一本书的印刷数和读者群来投放广告。出版社拿到了广告费,再与作者分成,双方都增加了收益,应该算得上双赢的好事情。”

  据本报记者观察,图书“贴片广告”呼声一起,很多出版社都跃跃欲试。眼下最可行、最没有风险的就是刊登公益广告。根据中国出版协会最近给出的标准,出版社每刊发一册图书的封底公益广告将能从有关部门获得6分至1角2分的资金支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编辑告诉本报记者,两个月后他手上正在操作的一部小说就要上市,首印5000册,如能登公益广告,按每册1角钱的标准,那就可以有500元的收入,“多少可以补贴一些编校成本。”

  相比之下,出版社更看重的其实是商业广告。正如李孝国之前所言,广告商投放广告一般会根据图书的印量和读者群。业内据此认为,像郭敬明《小时代》这一类畅销小说应该最受广告商青睐,毕竟郭敬明小说发行量一般都在百万册以上,而其初中小女生的读者定位,也比较适合刊登女生服饰广告。但记者昨天联系到郭敬明公司,公司一位成员表示,郭敬明小说都有统一的装帧,他们不可能为了一点广告费就牺牲整本书的艺术风格。

  与之产生鲜明反差的是一些滞销书。这些书其实最渴望获得广告收益,以弥补亏损。但上海广告分析人士刘静对本报表示,据她所知,现在一些书印5000册,最后还会有2000册卖不掉,存入仓库,化为纸浆,“登广告就讲究广告到达率,这些书是不太可能获得广告的。”

  一方面畅销书不屑于登广告,另一方面滞销书却难以拉到广告。这恐怕成为图书“贴片广告”操作之难题。

  今年3月,《我的儿子马友友》一书就在封底刊登了一则家纺产品广告,结果引起读者的议论。虽然出版方解释,选择刊登家纺广告,与该书所突出的家庭温馨氛围相一致,但还是有读者觉得不太习惯,有的声音甚至认为商业广告被引入图书,玷污了马友友的高雅艺术。

  一些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除非出版社因为获得广告收益而降低书价,否则凭什么要让我们为广告买单?”现在的事实就是,人们依然接受了在电影院里默默地看贴片广告,在公交车上看车载广告,在商务楼看互动广告,甚至翻着杂志看杂志广告,但他们暂时无法接受作为纯文化消费品的图书登贴片新媒体广告。  中国出版协会日前公开呼吁图书登载广告,引起业内和读者的一片热议。本报记者昨天在深入调查中得知,将电影“贴片广告”模式引入出版界的举动,是图书业在“微利局面”下的一种自我拯救。但一些读者对此则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为广告买单。与此同时,图书“贴片广告”在操作上也将遇到种种瓶颈。

  资深出版人李孝国昨天对本报表示,呼吁图书登广告,应该与出版已成微利行业有关。按照李孝国的测算,现在出版社给书店的供货折扣一般都在6折左右,这里面再除去作者的版税(现在很多作者的版税率都超过10%)、纸张印刷成本、编校成本、物流和营销成本,出版社最后所剩的利润连一本书定价的20%都不到。因为出书赚不到钱,一些出版社已经举步维艰。“鼓励图书‘贴片广告’,其实也是出版社的一种自我拯救。”

  在李孝国看来,图书在封底或者扉页上刊登广告完全可行,“这其实和报纸广告是一样的,广告商完全可以根据一本书的印刷数和读者群来投放广告。出版社拿到了广告费,再与作者分成,双方都增加了收益,应该算得上双赢的好事情。”

  据本报记者观察,图书“贴片广告”呼声一起,很多出版社都跃跃欲试。眼下最可行、最没有风险的就是刊登公益广告。根据中国出版协会最近给出的标准,出版社每刊发一册图书的封底公益广告将能从有关部门获得6分至1角2分的资金支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编辑告诉本报记者,两个月后他手上正在操作的一部小说就要上市,首印5000册,如能登公益广告,按每册1角钱的标准,那就可以有500元的收入,“多少可以补贴一些编校成本。”

  相比之下,出版社更看重的其实是商业广告。正如李孝国之前所言,广告商投放广告一般会根据图书的印量和读者群。业内据此认为,像郭敬明《小时代》这一类畅销小说应该最受广告商青睐,毕竟郭敬明小说发行量一般都在百万册以上,而其初中小女生的读者定位,也比较适合刊登女生服饰广告。但记者昨天联系到郭敬明公司,公司一位成员表示,郭敬明小说都有统一的装帧,他们不可能为了一点广告费就牺牲整本书的艺术风格。

  与之产生鲜明反差的是一些滞销书。这些书其实最渴望获得广告收益,以弥补亏损。但上海广告分析人士刘静对本报表示,据她所知,现在一些书印5000册,最后还会有2000册卖不掉,存入仓库,化为纸浆,“登广告就讲究广告到达率,这些书是不太可能获得广告的。”

  一方面畅销书不屑于登广告,另一方面滞销书却难以拉到广告。这恐怕成为图书“贴片广告”操作之难题。

  今年3月,《我的儿子马友友》一书就在封底刊登了一则家纺产品广告,结果引起读者的议论。虽然出版方解释,选择刊登家纺广告,与该书所突出的家庭温馨氛围相一致,但还是有读者觉得不太习惯,有的声音甚至认为商业广告被引入图书,玷污了马友友的高雅艺术。

  一些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除非出版社因为获得广告收益而降低书价,否则凭什么要让我们为广告买单?”现在的事实就是,人们依然接受了在电影院里默默地看贴片广告,在公交车上看车载广告,在商务楼看互动广告,甚至翻着杂志看杂志广告,但他们暂时无法接受作为纯文化消费品的图书登贴片新媒体广告。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