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很多高校毕业生正天天泡在图书馆内,翻阅大量着作,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苏丽和她的同学们却忙着在网上找资料。“我们从中国理论网上不仅能查阅经典文献,还可以随时观看专家权威解读的图片、视频,更能自测理论知识,解决思想理论学习中的盲点。”苏丽所说的中国理论网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与传播工程(以下简称数据库)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据库第一次系统规范地把马列着作、领袖着作和中央文件文献放到网上传播,网络资源库全部可以免费查阅,并正逐步开设多个外文频道,填补了目前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的空白。思想理论界人士给数据库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称这是“在茫茫互联网上树起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一面旗帜”。 那么,党的思想理论与网络媒体是如何邂逅进而“联姻”?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进人民出版社,走近数据库的建设者。 1000万个知识点实现网上展示和传播 “只要记得马列经典着作中关于某个观点的一个大概意思,即使记不清原文的准确表述……也可以快速搜索到准确的答案,这个数据库很多功能很人性化,而且能够保证准确性,我们老师现在每年开学都会向新入学的师弟师妹推荐。”如今,苏丽和她的同学们都把数据库作为常用工具。 苏丽的感受正是数据库建设的初衷。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告诉记者,为增强理论传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人民出版社提出了“寓理论传播于方便友好的服务之中”的开发理念。自主开发出一系列特色服务功能,如:经典诵读、经典视频导读、自助听读、语义查询、引文对比、概念关联、理论学习自测、多功能动画书等。 记者将“改革开放”的关键词输入检索后看到,语义检索结果555条,全文检索结果1902条,且每一条检索结果后都有该段引文的出处、出版年代、页数等信息。 在经典诵读功能中,多部理论巨着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知名播音员朗诵。“哪个年代的作品,就用哪个年代的播音风格朗读”,读者仿佛能回到那些尘封已久的年代。 当枯燥的文字与图片、声音和视频交融,对读者而言,理论不再乏味。黄书元介绍说,数据库采用文章、图书、图片、音频等成千上万部作品资源,生动、直观地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体系魅力。 据介绍,目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着作和中央文件文献,经过数字化深加工,已在网上以1000万个知识点的形式得到展示和传播。完善后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纪实作品;相关内容的外文、少数民族语言的图书着作;党和国家政治思想理论通俗读物;党的方针政策、党和国家工作相关作品和资料;鲜明反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部分学术作品。 数据库上线以后,首先在中央权威机构、部分高等学府和基层学习型党组织进行了推广使用,并得到充分认可。“很多大学都把此网站作为工具网站推荐给学生,中央编译局的同志们也反映,‘终于从书海中解脱出来’。”黄书元说。 思想理论建设占领新媒体传播制高点 “原来我们都是在网上用普通的搜索引擎搜索,虽说也能帮上忙,但准确性太差,甚至有些错误的地方被转载时依然是错的。我们也只能去图书馆,一本书一本书地翻。”苏丽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文献就是这样翻出来的,“有时候就是为了一个小知识点也得找好几天”。 苏丽曾经遇到的这个问题,黄书元不止一次听到过。三年前,人民出版社在网上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互联网信息浩如烟海,但查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这类资源比较困难。“从移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到网上互动阅读等,基本上都没有这类资源。”黄书元这样感叹。 思想理论资源方面大概有100万册的图书、100多万篇未收入图书的文章、100万幅以上图片等。黄书元认为,思想理论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占领新媒体传播的制高点。 “民间虽有一些这类网站,但传播内容零碎、编校不够规范,还存在不少差错,有的阅读要付费。很多思想理论研究人员希望有一个专门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网络平台早日问世。”黄书元说。 以人民出版社官网为传播平台,数据库坚持思想理论性、公益服务性、规范权威性的功能定位和鲜明特色,在面向大众的基础上突出四个服务重点:服务广大党员和党政干部;服务理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服务中央机关和各级领导机关;服务国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问题研究者。 “笨方法”精细管理做出来专业数据库 “我们找来的是泥瓦匠,不是包工头儿。我们自己设计,根据需求盖出自己想要的房子。”作为数据库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沈水荣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把整个项目整体外包,这样既可以避免没有专业人员的困境,又可以避免审计过程中出现被审出“不规范”的问题,既省心又省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在建设之初也曾想用这种办法,但招标时人民出版社发觉,招标企业的建设方案没有达到出版社的规划设想。 “他们只能按照其他网站的‘模子’刻一个出来,那样的话我们和一般的搜索引擎区别不大,但学术理论检索需要相关知识链接的准确性。”沈水荣说,技术人员一般不熟悉理论工作,做不出特色的服务功能。 人民出版社决定:不整体打捆承包,而是将工程打散,按照出版社的思路一点点、一个个地去做,提出了“自主当家,深度参与,精细管理”的思路。 但这样做的困难也很大:“老”的懂政治理论而不懂技术,“少”的懂技术但缺乏政治理论,复合式人才非常难求。为此,出版社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团队”的口号和任务,先后到大型网站、专业数据库、大学、研究机构等参观请教,请数字化加工企业、软件开发商上门讲解。三年来共走出去、请进来100多次。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团队,从无到有,逐渐壮大。 “到目前为止,已经和有关企业签了150多份合同。”虽历经坎坷,但最终的成果却足以让人民出版社骄傲,沈水荣说,“当初被认为是‘笨方法’做出来的数据库,很多专业网站都做不出来。” 正是这种“笨方法”,让人民出版社在建设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过程中,在图书数字化加工、知识点标引,以及词库开发、特种电子书制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并形成了《人民金典语义查询系统偏正属类语义标注规则》,成为后续建设的技术基础。 “十二五”期间,数据库将按照“系统整合、永续保存、高效传播”的目标,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收录党的思想理论资源,大力推进知识点阅读和融合式阅读,在网上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理论传播平台。 人民出版社内,墙壁上贴满了获奖图片: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一等奖、新闻出版业“十一五”网站建设突出成就奖等十多个全国性奖项……或许,这些奖励阐释了“理论数据库工程”对于中国理论界的意义所在。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