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到3125亿元,广告经营单位达到29万余户,从业人员167万多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8%、13.03%和33.54%。国际广告协会主席也在中国广告峰会上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强国。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研究院长丁俊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另一番解读,中国虽然是广告大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丁教授指出,中国广告的发展从最初占比国民经济的0.1%到1%,增长速度可谓迅猛。但是,广告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于偏低,就这一点而言,我国的广告发展仍处于“弱势”阶段。我国广告发展历史悠久,但是普通大众对其认识理解不够深刻,在属性、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误解。 提及中国广告处于“弱而不强”的问题,丁教授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应对环境整体和复杂度不够;由于广告行业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市场认知度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差异,很多中小型城市对广告业缺乏统一管理,任其恶性竞争,从而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二是,结构失调,局面混乱;我国广告业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行业结构,为数不多的有较强实力和较高素质的专业广告公司,同数量庞大的各种“夫妻店”、“磨坊式加工店”共存。三是,广告人的地位严重被低估;四是,广告的价值被歪曲; 广告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同时又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到处都充满商机,中国已成为全球广告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经历了萌芽期和高速发展期两个阶段的我国广告业,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广告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丁教授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广告不是一般的创意、服务文化产业,是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服务性行业,广告是手段、渠道,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巧实力。 中国广告与世界存在着差异,广告作为政府与国际沟通的“世界语”,具有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 如何把握机遇,如何在这场角逐中脱颖而出,这都是我国广告行业必须钻研的课题。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广告新的产业空间和社会作用,也带来了关于如何认识广告产业定位的全新命题。新时期中国广告要想在国际上舞台上做到“大而强”,丁教授有四点思考。首先,要做到多元化与专业化并举;其次,要把本土的文化和国际接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再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旧媒体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新媒体的发展不是建立在旧媒体的消亡上的,新旧媒体要做到共生;最后,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化的手段,在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和作用。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