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报业在线收费有望成为其经营模式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13日 08:40 

 近十年,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风起云涌,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其遭受严重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报业最发达的国家,然而,自金融危机爆发至2009年3月,已有33家日报申请破产。同时,美国报纸发行审核署统计数据显示,在截止2009年3月31日的过去6周里,美国平均每天报纸发行量减少7%。

  危机加速反思。

  报业巨头默多克表示:“我们正处在关于传播内容划时代的讨论中,对于许多报纸来说,目前的模式是有问题的”。他于2009年8月宣布,其所有新闻集团下的在线报纸和电视新闻网站,将于2010年6月底前开始向用户收费。透过默多克的这一作为,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棵救命稻草正在悄悄生长。

  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业危机重重。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披上新技术的外衣,报纸纷纷将内容搬到网上免费发布。这似乎已经成为业界的通行规则。对报纸来讲,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积极进取,也是一种仓皇应对的无奈选择。早在几年前,中国报业不堪“免费”之苦,由《解放日报》牵头,达成内容联盟,意欲集体向网络媒体收费,保护自己“被盗用的知识产权”,然而,进入实操阶段,应者寥寥,无果而终。

  报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劳动为网络提供的内容,到底应不应该收费呢?

  套用经济学的说法,一个事物是否有价格,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需求,二是稀缺。比如说氧气,对生命非常重要,只是在平常,可以随意取用,便不能形成价格。但一旦到了高海拔地区,氧气便成了可以售卖的商品。可见,需求、稀缺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对于报纸新闻,需求肯定是存在的,更何况是一支成熟、专业化的队伍生产的新闻,质量较网络等新兴组织更有优势。第二个问题,报纸新闻稀缺吗?答案便不是那么明朗了。一说,不稀缺。因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都提供大致相似的新闻。伦敦经济学院媒体智库的主管查理?贝克特认为,如果新闻集团对独家新闻报道收费,读者也可以从其他网站上获取相应的内容。他说:“你拥有报道文字的版权,但是,你并不拥有整件事情的版权。”这里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报纸为读者提供的不只是一个新闻事件,而是一组新闻和分析,是一种组合后的再创造,而这种创造是唯一的。《读者文摘》之所以在国内外都是最受欢迎的杂志种类,就来自于这种组合的意义。另外,不同媒体获得新闻的渠道能力是有差别的,比如半岛电视台在报道阿富汗战争中的优势。

  《华尔街日报》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一推断。就在美国各大纸质媒体陷入危机的愁云惨雾之际,收费的精品报纸——《华尔街日报》却逆势而上,获得了广告量和销售量的双重增长,它在报刊亭的销售量突增了20%,报纸网站每月的浏览量也增加了2000万人次,来自网络订户和广告商的利润更是节节攀升。

  报纸网站应该收费,往日的免费只不过是在江河日下、落花流水中的仓皇之举。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成熟,很多内容都会自觉不该是“免费的午餐”。比如,专家的博客,同样具备需求和稀缺两个条件,应该有价格。到那时,报纸网站的收费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报纸网站已经在免费的漩涡中徘徊得太久了,早就期望有人振臂一呼、改天换地。默多克作为国际著名媒体集团掌门人,首先举起旗帜,意义非常。大浪淘沙,很多报纸终不能摆脱衰亡的命运,报纸也不大可能再现昔日的辉煌。但是,需要的多层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报业生存赢得空间。而且,我们欣喜地感觉到,一些高质量的报纸将在弹尽粮绝之前,有望得到收费模式的保驾护航,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