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环保油墨产业重点和发展策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4日 14:32 

  随着环保思想的普及,各大企业都开始使用环保类型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制作广告。而环保油墨现在已经是业内的大热门话题。

  随着一系列非芳香烃溶剂油墨(如醇、酯溶性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豆油基油墨等环保油墨的相继推出,油墨环保化正逐渐深入。

  环保的关键

  所谓"环保"是相对而言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重金属含量

  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来,由于儿童经常将印有油墨的玩具放进嘴内,存在不慎吸收重金属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开始对油墨的重金属含量提出要求。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油墨中的颜料和助剂,尽管现在大部分的油墨都已经降低了重金属含量,但直到目前还有人用铬黄、铬红来制造油墨。

  芳香烃溶剂

  主要指甲苯、二甲苯、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等。它们会伴随油墨的干燥挥发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对印刷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醇、酯、醚、酮、矿物油等。同芳香烃溶剂一样,它会伴随油墨干燥而挥发,从而污染空气。

  中国环保油墨发展沿革

  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环保油墨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可以依次分为以下几种。

  溶剂型油墨

  普通的溶剂油墨中一般含有芳香烃溶剂(甲苯、二甲苯)。一些国际油墨公司最先在中国市场推出非芳香烃溶剂油墨,以醇、酯、醚、酮、汽油为溶剂,消除了芳香烃溶剂可能造成的危害。

  目前用于柔性版印刷的溶剂型油墨,基本上是无芳香烃的,但是挥发性有机溶剂仍然很多,主要会影响印刷车间的空气质量。残留气味在印刷品中已经很少了,可能在复合印刷品中会有少量异味存在,但表面印刷品中基本无法发现。

  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其环保性能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不含芳香烃溶剂,而且VOC也大大减少了,但依然无法做到零含量,仍含有少量醇、醚,甚至有机胺类。它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是污染车间空气。

  UV油墨

  UV胶印油墨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从这一点来看进了一大步,比水性油墨更安全。可是它的干燥是通过紫外线来实现的。紫外线有诱发皮肤癌的可能,能使氧气变成臭氧,所以应将印刷机的干燥装置安装排风设备,把臭氧排出室外。

  水性UV油墨与水性油墨一样,会有少量挥发性有机溶剂,相对于普通UV胶印油墨,其环保性能还要差一些。

  胶印油墨环保四步走

  前面谈过,环保只是相对的,但对于使用量最大的胶印油墨来说,其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一直没有停止。

  第一代环保产品重金属达标

  这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当然还不能完全排除少数低价位、低档胶印油墨中依然含有大量重金属。

  通过印刷,重金属将留在印刷品中。干墨膜中重金属含量比湿油墨中的多。当然,如果不直接与食品接触,不进入人体也许无害,但事实上,这是很难避免的。

  所以普通胶印油墨重金属达标,是实现油墨环保的第一步。

  第二代环保产品无芳香烃

  普通传统胶印油墨中主要溶剂是矿物油。有些矿物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芳香烃溶剂,容易挥发出刺鼻的气味,尽管在完全干燥的印刷品上,芳香烃已经几乎没有残留,但是市场依然期待相关环保产品。

  于是,在一些高档油墨中,已经基本换用完全不含芳香烃的矿物油了。

  第三代环保产品豆油基油墨

  油墨中矿物油的芳香烃减少或者消失,依然无法避免VOC的影响,于是出现部分矿物油被豆油取代的豆油基油墨。由于VOC相对减少,印刷车间的空气污染也会减轻,但毕竟还有少量矿物油的存在。

  第四代环保产品低VOC油墨(VOC<1%)

  它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超过水性油墨和UV油墨。被废弃的印刷品可回收,即使真的被废弃,它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也比其他油墨更容易。因此,可算是目前最环保的油墨了。

  上海雅鹰油墨有限公司从2005年就将第四代环保油墨GQ600系列推向市场,目前主要在美国市场销售。

  生活细节要注意

  尽管油墨的环保性正在不断增强,但注意甚至改变生活习惯,才能彻底摆脱来自油墨的污染。

  由于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后,留在印刷品中的主要是颜料、树脂和助剂,如果是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的印刷品,最好不要与食品直接接触。因食品中的油脂、醇与酯(酒、香料中)有可能会将油墨中的树脂溶解。那么食品就有可能被树脂和颜料污染。尤其是溶剂型、水性等挥发干燥类油墨被复溶的可能性比较大。UV油墨可能相比较会好一点,由于是光固化,不同于胶印油墨的氧化结膜干燥,其干透后被复溶的可能性比较小。

  从上文可知环保油墨的分类和效果,希望各企业能够运用好环保材料,做一个生产绿色GDP的健康企业。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