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者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8日 09:28 |
《张家口日报》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办报理念,创优报道内容和方式,积极根治党报背负的沉疴痼疾,于2009年11月全新改版,强化报纸的思想、实用、服务、审美和文化价值,实现面向读者、面向市场的历史性成功转身,有效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赢得了读者认可。
总结这次改版的实践和探索,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创新理念是改版的基础
经过多年改革、努力,当前,仍有不少党报读者不爱看,发行订阅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摊派,一些主流媒体在被边缘化,这是党报和报人长期面临的困惑和尴尬。这个问题不解决,党报怎样才能承担起引领社会舆论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怎样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摆在所有党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党报不是天生不受欢迎,它的本质应该是受到广大读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党报必须改变传统办报理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在内容、形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赢得广大读者,确立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担当起引领社会舆论的历史使命。
基于这样的认识,《张家口日报》去年下半年起全面改版。经过学习和讨论,明确提出“读者需求是永恒的追求”的办报理念 ,致力推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打造“有权威有影响的媒体”。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除了内部上下统一思想,还认真借鉴了南方报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在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报社多次安排采编人员到外地学习。去年7月,我和总编辑亲自带领6名编采部室主任,前往5省市6家先进报社取经。回来后及时组织研讨会、报告会,让学习成果在全员中及时消化吸收,为全面改版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
创新内容是核心
报纸实质上是内容产品,销售要靠内容来打天下。所以报纸改版的核心仍是内容创新。
首先是拓展报道领域,也就是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选择理念,根据发展了的经济、社会需要,根据当今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下读者对资讯的需求,调整版面和内容,把不为社会关注的内容去掉,增加在过去看来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又是普通群众十分关注的内容。新增设了每天都有的“今日财经”版面;开辟了每周至少三次的“张垣时评”;三版开辟了几乎每天都有的“评论”,并新开设了“昨日网视”“城市文明哈哈境”专栏;在“今日财经”版开辟了“赢在职场”等等。这些版面和栏目的设置,从思想、经济、社会领域大大拓展了报道空间,丰富了报道内容。不仅有效满足了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推动了市委、市政府工作,受到读者欢迎。
做法之二是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实现内容创新,也就是把过去报纸经常而又必须报道的硬性内容做得有声有色,引起关注,让读者爱看,领导满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对时政报道方式的创新。时政题材往往蕴含着巨大信息量,因为党和政府的一切政策制定、行为举动,都与经济社会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过去我们的报道方式往往使这些信息富矿变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成了报纸和读者的负担。改版过程中对这类内容的报道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在一版、二版开设了“会议看新闻”“新闻解读”“延伸报道”等栏目。对会议报道力求找出几个最关键的、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新闻点不惜版面展开报道,既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得到了深入传播,也使读者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过去的报道往往是一条消息了事。改版后,“新闻解读”栏目对凡政府下达的重要政策都要不惜版面详细解读,并配有“新闻链接”“新闻背景”“他山之石”等资料,力求使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今年是张家口市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实现城镇三年大变的决战决胜年,为此市里2月21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张家口日报》除进行常规会议报道外,拿出五个整版,分别以《720亿决战2010年》 《百姓将分享城建硕果》 《打特色牌建设“塞外明珠”》 《快速建设京冀晋蒙区域中心城市》等为题,连续进行延伸报道,既解读了要点,又借鉴外地经验,透彻全面地报道了会议精神,增强了新闻性、有用性、指导性,领导满意,读者喜欢。据报社新闻网统计,这组报道每篇在当天地方新闻中,网上点击量都是第一。
做法之三是通过报道思路创新实现内容创新。一是开设了“焦点”栏目,对焦点、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相对于互联网,以“深”应“快”。焦点新闻全部采用组合式报道,内设“核心事件”“专家观点”“名词解释”“背景介绍”等分栏目,全方位、多视角,把新闻事件做深做透。再就是舆论监督报道,一改过去单一、生硬地对某个部门、某件事情进行批评的方法,立足沟通思想、疏导民意、解决问题,开设了“政府市民面对面”专栏,内设“声音”“现场”“市长(局长)会客厅”“新政与举措”“记者调查”“专家观点”等分栏目,对社会上热议、疑惑的问题,通过这个栏目架设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这个栏目社会关注度很高,政府和市民都满意。比如针对城市居民新购住房迟迟拿不到房产证问题,群众不满意,网上反映很强烈。如果按照过去的报道思路,我们就会派记者写个批评报道了事。 做法之四是通过对中央政策精神在本地落地情况的深入研究,发掘新的报道课题,实现内容创新。党中央的政策精神与每个人都关系密切,大众自然也十分关注。地方性报纸对这类内容的报道,传统做法是什么内容就报道什么内容,对本地所产生的影响却不予关注,而这恰恰是本地广大群众及各级领导最需要知道的。而要提升地方性党报的影响力,就必须拓展这一领域报道内容。《张家口日报》改版以后,对这类内容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今年以来,对许多中央新政在发布第二天就对在本地的落地情况进行深度报道。比如,《二套房贷首付至少40%,楼市新政在我市未掀波澜》(1月14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对我市影响几何?》(1月19日)、《叠加优惠预热虎年车市》(2月5日)、《中央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我市其他银行未跟风叫停》(2月10日)、《存款准备金率今起再度上调》(2月25日)等等。报道的着眼点是对当地产生影响。比如1月20日刊登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零关税为我们带来什么》,稿件以“我市机电等行业受益”“东盟‘稀罕’水果价更廉”“东盟留学手续办理未变动”“东盟出境游仍需签证”为题,并配以两幅漫画、一个图表和一幅顾客在水果店购买东盟水果的新闻图片,多角度报道了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对本市企业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引起读者关注。
创新形式是关键
改版后的报纸能不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形式创新是关键。许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报纸包装也是生产力,形式也是内容。互联网时代,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创新版面形式,提高版面审美价值,无疑是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在创新版面设计模式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改变版面结构模式,版面新闻分区,稿件编排模块式组合。
改变报纸版面结构,首先是改变报头位置。传统报纸一版一般是报头居左,版面编排基本模式是头条稿件、报角稿件、二条稿件。稿件标题横竖搭配,字体变化多端,文字破栏讲究交错咬合。这种模式在报人和读者头脑中根深蒂固,改起来绝非易事。但我们还是下决心在版面结构模式上动了大手术。《张家口日报》改版之后,报头居中,版面分作主打新闻区(报纸上左或上右,占4栏或4.5栏);次打新闻区(为版面中心稿);整合新闻区(版面左右1.5栏或2栏);导读区(下左或下右1栏),标题一律横排。新闻分区实现了稿件的模块式组合,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
二是文图并重,加大新闻图片、漫画、图表运用力度。
图片使用不但量大,图片规格大,而且有的图片要放在主打新闻区位置。报社新组建了视觉中心,专门设置了图片编辑、视觉总监,购置了图片处理设备,还从社会上聘请了漫画家为本报供稿。
三是各版标题字体统一,主标题全部采用宋体字系列(每版只有一个次打新闻区重要稿件采用黑体字)。
各版主打新闻区稿件主标题字号大体一致,主标题一般不超过13个字,以求版面舒展大方。
以上措施的采取,从编排模式到字体字号应用,以及图片的使用方式,使报纸八个版面形成了统一风格,从视觉上力求做到让读者赏心悦目,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审美价值。创新机制是保证机制就是流程;创新机制就是流程再造。我们在创新机制方面主要抓了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信息采集环节。
传统做法是每周五上午召开新闻例会,编委会全体成员及部门主任参加,汇集信息,安排一周报道题目,之后只是临时调度。改版后,每日早9点到10点采前会,编委会成员、各部门主任、版面编辑、网络编辑参加。汇集当日重要新闻线索,确定当日重要报道题目及各版编辑思想,研究策划重要新闻采写,协调各版对当日重大新闻的配合报道。通过编委会与部门主任的共同操作,实现以编辑为中心。这一运行机制实施的结果使报纸的新闻性大为增强,充满了生气。3月17日头版刊发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参加河北代表团审议时,配发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研发的“张杂谷”给予充分肯定的新闻和照片,并研究制定了对这一新闻事件后续报道方案。由经济部采写消息《今年我市计划推广张杂谷80万亩》,评论部撰写时评《科技创新需要领军人物》,于次日一版组合刊出。之后,二版又整版刊发《聚焦我市“谷子传奇”》,阐述推广张杂谷的现状、前景及意义,把总理的要求由赵治海身上拓展开去,扣紧了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领军人物的主题,体现了媒体的敏感性和统筹力。
二是版面编辑环节。
每日下午5点编委会召开定版会,编委会全体成员、版面编辑、美术编辑、版式总监参加。审定各版稿件、审改标题、拟定版式,有效提高了版面质量。
三是通过组建视觉中心,建立完善的图片加工制作流程,保证图片的发布质量和印刷质量。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