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恶意软件的盛行和用户防范意识的缺位,手机已经成为重要的盗号平台。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认为,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传统互联网功能正转移到移动互联网。 而智能手机往往存储着用户的电话簿、日程、照片、账号甚至地理位置等私密信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事实上,为数众多的恶意软件开发者已经把目光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团队曾抽查安卓系统七个应用商城300余款应用,发现58%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 其中25%的程序还将泄露信息进行了加密发送,使得在进行安全性审查时,确认其内容和传送目的地变得非常困难。网秦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告诉记者,原本存在于传统互联网的木马盗号、钓鱼网站、WIFI窃密等行为已在移动互联网全面复制,对智能手机用户形成极大威胁。邹仕洪表示,手机钓鱼网站主要通过生成如网银、游戏、聊天软件近似的登录页面诱骗用户。 有些钓鱼网站通过增加关键字密度的方式以搜索引擎推广,也有些钓鱼网站直接篡改应用中的某些转向链接,诱骗用户登录。在访问到这个高仿页面后,很多用户没有警惕心理,输入的密码信息被直接记录到数据库中实施盗号。邹仕洪表示,WIFI也是一种常见的窃密方式。WIFI窃密是通过捕获网络环境中所有的上行数据包来分解用户行为以及密码等关键信息的方式。 窃密者将用户的设备置身于一个刻意搭建的、可随时捕获其行为的WIFI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实际用户的上行数据都可被服务端存储,通过专业软件对数据包进行拆解,读取相关信息并实施盗号。史广顺认为,智能手机用户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对于窃取信息的行为加强警惕。 首先,用户应该尽量从正规渠道下载软件,不要为了尝鲜,下载稀奇古怪的软件;其次,对于需要输入账号的网页要加强警惕;最后,不要在陌生环境接入WIFI,以防信息被盗。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